在这场论坛中,能清晰读懂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动真碰硬”。从内容生产上,摒弃传统套路,深入挖掘真实、有价值的信息,以更贴近民众生活的视角展现社会万象。传播方式上,积极拥抱新技术,如短视频、直播等,让信息传播更快速、广泛。在体制机制方面,打破旧有藩篱,激发内部活力,提高运营效率。这种变革不是表面功夫,而是真刀真枪地在各个环节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提升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舆论支持。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仕
聚焦“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27日上午举行的这场平行论坛与媒体人息息相关。从嘉宾发言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动真碰硬”,同时也看到媒体人直面问题、拥抱时代的务实态度和面对系统性变革的信心底气。
真刀真枪 动真碰硬
改革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完成的,而是一场壮阔深刻的自我革命。
“系统性变革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动真碰硬。”上海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李芸表示。直面媒体内容同质等问题,上报集团“关停5个客户端、转变2份报刊出版方式”等举措可谓“真刀真枪”。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党委书记、台长、总编辑李鹏也坦言,系统性变革不是零敲碎打,而是从头到脚、由内到外、上下左右的系统推进;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权宜之计,而是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深谋远虑;不是简单的多一些平台账号,而是媒介资源的彻底整合、全面焕新。
直面问题 拥抱时代
正视问题,才能破解难题。从嘉宾发言中不难看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刀刃向内、拥抱时代的务实态度不可或缺。
“媒体的疆域已经被彻底改写,‘人人皆媒’意味着‘谁拥有话筒’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谁能穿越算法,抵达人心’。”中国日报社记者、起底工作室主持人徐潘依如谈道,“要从‘宏大叙事’走向‘情感共振’;要在意的是点赞率、完播率和算法推荐;要跑在AI创新前面,而不是追在后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胡正荣则直言,当前,主流媒体的人才存量队伍面临“双重挤压”:互联网平台人才的虹吸效应持续加剧;智能化传播带来的新场景、新业态,对从业者的跨界能力提出了新要求。破解这一困境需要产学研联动,即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力、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力、媒体的实践检验力深度耦合,形成生态闭环。
必经之路 微笑前行
“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偶尔皱眉,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微笑前行。这份自信、从容与底气,正是来自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重大部署。”李鹏说,我们始终坚信,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是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唯一的正确的选择。
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风起云涌、奋勇争先的当下,这场论坛的召开,可谓一场“及时雨”,为媒体机构的改革生长提供了交流平台,分享了突围样本,凝聚了共识合力,也注入了信心动力——虽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