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平博士到河源市博物馆开讲,聚焦新时代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新路径。他深入阐述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价值,从历史渊源到现代传承,从民俗风情到艺术表现等多方面进行剖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精彩的讲解,让听众深刻认识到客家文化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此次讲座为传承和发展客家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激发了人们对客家文化的热爱与保护意识,对推动河源市乃至整个客家地区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奕镇 通讯员 何金德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河源市博物馆举办多项惠民活动。上午九点半,位于该馆学术报告厅内,一场关于客家文化根脉的深度对话在这里悄然展开。中国晚报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化学会会长周建平博士受邀作《文化自信与客家文化传承》专题讲座,为当地文化工作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校师生等各界代表作分享讲座。
“千年迁徙路,何处是原乡?”周建平以这一充满历史纵深感的问题切入,瞬间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目光。他通过族谱文献的细致梳理、方言流变的深入剖析以及建筑遗存的实地考察,三维立体地还原了客家人五次大迁徙的壮阔文化轨迹。同时以河源围屋、福建土楼等典型案例,系统阐释了客家文化“耕读传家、崇文重教、开拓进取”的精神内核。
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周建平提出了“三维创新战略”。在历史维度,他建议河源建立客家文化基因库,运用AI技术对客家山歌、童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让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中焕发新生。在当代层面,他主张打造沉浸式文化IP,将《客家家训》等经典文化元素开发为元宇宙展馆,让年轻人在虚拟世界中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面向未来,他更是提出了构建“客家文化廊道”的设想,联动赣闽粤三地28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短视频矩阵等新媒体手段,塑造年轻化的传播生态,让客家文化走向世界。
河源拥有丰富的恐龙文化、温泉文化,周建平建议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科技赋能”的创新机制,将客家文创与恐龙文化、温泉旅游资源等深度融合,打造可体验、可消费的文化产业链,让客家文化在市场中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