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西汉贵妇的“海淘”珠串|羊城寻宝记③,展现了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西汉时期,通过海上贸易,贵妇们拥有了来自远方的珠串。这些珠串不仅是装饰,更是当时商贸交流的见证。从视频中能看到珠串的精美工艺,仿佛穿越回那个时代,感受到西汉的繁荣与开放。它让我们了解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这一发现为研究西汉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也让我们对古代的贸易往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000多年前西汉贵妇们的珠宝长啥样?在位于广州的南汉二陵博物馆藏有这样一件文物珠串,它包含黄金、玉、水晶、绿柱石、琥珀、玛瑙、红玉髓、绿玉髓、石榴子石、玻璃等10种宝石材质,共114颗,色彩绚丽,夺人眼球,被誉为广州出土汉代珠饰“精美之最”。
这一串珠饰是2000年在广州天河区恒福路银行疗养院M21出土的(毛君明夫妻墓)。毛君明夫妻墓最精彩的发现就是在女主人身旁的两个漆匣内发现了这串珠饰。它出土时已散,现在看到的珠串是考古人员按照现代审美重新串配的。
特别的是,这串珠饰中,有一颗镂空十二面焊珠金球,据考证,这体现了地中海沿岸流行的金工技法,应是通过海上交通贸易输入到岭南的域外珍玩。这种十二面金珠也是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标志性物品。
不久前,羊城晚报记者和来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伊朗留学生Hasti一同来到南汉二陵博物馆,共同探寻这串绝美珠串背后的故事。点击视频,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羊城寻宝。
统筹|罗仕 宋金峪 周巍
文字|柳卓楠
编导|林心怡
出镜|柳卓楠 Hasti
拍摄|宋金峪 周巍 蔡嘉鸿
剪辑|梁岚
包装、海报丨张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