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龙舟相聚荔枝湾,一场独特的民俗盛事拉开帷幕。593 岁的盐步“老龙”威风凛凛,缓缓探向泮塘“契仔”。这不仅是两条龙的相遇,更是两地文化的交融。盐步“老龙”承载着悠久的历史记忆,泮塘“契仔”则展现着独特的地域特色。在荔枝湾的碧波之上,两条龙相互致意,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传承着千年的文化血脉。这一相聚,让人们感受到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强大的凝聚力,成为了广州民俗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秋明
5月31日,第十五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活动“五月五·龙船鼓”在广州荔湾湖公园举行。群“龙”相聚“泮塘景”,广佛乡情永流传,泮塘村热情招呼来自广佛两地近20个村社的龙船队,其中,593岁佛山盐步“老龙”如约而至,到荔枝湾探望泮塘龙船“契仔”。
龙船鼓响,广佛群“龙”出场,来自南海盐步、坑口、茶滘、植村、学正东约、石井桥东、坦尾、东漖、石井大冈等兄弟村社的龙船,插上专属的龙船牌,以彩旗、罗伞精心装扮出场,多艘“彩龙”有序现身,沿着荔枝湾一带巡游。
昔日夺标同鼎甲,当年沧海占群龙。“泮塘景”的重磅嘉宾之一是来自佛山盐步的593岁“老龙”,“老龙”扬起“盐步老龙”的白底黑字彩旗,再现雄风。
当盐步“老龙”到达荔湾湖五秀埠头,泮塘村七八十岁有威望的长者共同见证村民为盐步“老龙”的白须龙头簪花挂红。泮塘村还向盐步“老龙”敬赠由香云纱特制的标旗、鸡仔饼、烧酒,送上泮塘特色礼品,如菱角、马蹄粉、荔枝等,隆重欢迎“契爷”(干爹)到来。随后,插有“孖金钱”标识的泮塘龙船与盐步“老龙”相伴巡游,延续百年“老龙结契”佳话。
“老龙结契”故事可追溯至明朝,据悉,在广东地方官府举办的一场斗龙景(古时对龙舟赛之称),佛山盐步“老龙”和泮塘仁威龙船不分上下。决赛之时,泮塘龙船队为夺得冠军旗,有一名后生冲跑两步,以蜻蜓点水之势,跳上浮台夺下冠军旗。
泮塘村长者认为,要将冠军旗和奖品送回盐步,以示尊重。盐步人认为,泮塘人以智取胜,执意不收,双方互相礼让。最后,泮塘村一位老人提议,盐步“老龙”比泮塘龙船年长约百岁,干脆让泮塘龙船认盐步“老龙”为“契爷”。
由此,形成了盐步、泮塘每年两地龙船相互探访的传统。农历五月初五,佛山盐步“老龙”到广州荔湾探望泮塘龙船“契仔”;农历五月初六,泮塘龙船到佛山盐步探望“老龙”“契爷”,一来一往,延续了广佛两地之间的龙船探亲传统。
端午赛龙舟,广东有多少种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