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凿石耀古今,薪火递千年”,深刻展现了中国的伟大与传承。
凿石,象征着古代先辈们的坚韧与智慧,他们以勤劳的双手在巨石上雕琢出辉煌的文明印记,如长城、故宫等,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闪耀古今。
薪火,寓意着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千年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价值观念和精神品质如同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新的辉煌,让中国的文明之火生生不息,递传千年。
洛阳南郊
两山对峙
伊水中流
2345个大小窟龛
近11万尊佛像
2800多块碑刻题记
70多座石刻佛塔
这便是世界上造像最多
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
“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的中华文化瑰宝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
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3年)前开凿
先后经过了北魏、东魏、西魏
北齐、隋唐、北宋
累计开凿了400多年
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在这里
每一尊造像、每一处碑刻、每一种装饰
都是一部生动鲜活的历史文化教科书
无不向世界展示着古代中国
高度发达的文明与艺术创造力
历经千年流转
新中国成立后
龙门石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缮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开展了龙门奉先寺遗址
考古调查与保护工作
2001年,加拿大国家美术馆收藏的罗汉像
被送还龙门石窟研究院永久保存
2007年,卢舍那大佛结束了面部修缮工程
对大佛除尘除污 封堵大佛自身和周边细缝
2022年7月 龙门石窟奉先寺完成
时隔50年的又一次大修
龙门石窟中艺术水平最高
规模最大的造像——卢舍那大佛
再现“真容”
......
龙门石窟是石窟寺艺术
中国化的完成之地和集大成者
不仅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记忆
还承载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000年,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
龙门石窟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文化遗产
历经千年而绵延不绝
经风霜而神韵不减
龙门石窟承载厚重历史
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大象新闻记者 张歌 关新耀 刘大彬 韩静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