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总仓容超 51 万吨的湾区“米袋子”工程迎来新节点。这一工程的推进,意味着将为湾区提供更稳定、更充足的粮食储备保障。超大规模的仓容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确保粮食供应的连续性。新节点的到来,标志着在粮食储备体系建设上取得了重要成果,有助于提升湾区的粮食安全水平,增强应对粮食市场波动的能力。它将为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坚实的基础,让人们在粮食方面更有底气,也彰显了对湾区民生福祉的高度重视。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玉霞 通讯员 聂磊
图/通讯员提供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珠江监理公司获悉,日前,位于清远市的广州市粮油食品产业园(广清园)项目一期桩基施工圆满告捷,1645根桩基全部顺利灌注到位,为项目后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标志着该座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粮油和食品保供基地取得阶段性成果,转入基础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据悉,广清园项目位于清远市清城区中国南部物流枢纽园,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带头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和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强化广州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由珠江监理负责的一期项目总建筑面积12.83万㎡,规划建设总仓容约51.11万吨的4栋楼房仓和63个立筒仓及综合业务楼等配套设施。项目建成后,将引入现代化生产设施设备、行业先进工艺标准体系和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技术,弥补广州市现代高标准粮食仓容缺口,成为大湾区粮食供应链、产业链与价值链高度融合的粮食产业综合园区新标杆。
据介绍,施工前,针对当地花岗岩孤石密布、松软土层易塌孔和地下岩面骤降等地质挑战,珠江监理对地质勘察报告进行了深入研究,携手施工单位利用BIM将岩层化作透明“心电图”,让地下迷宫结构清晰可见。同时注意利用BIM动态化模型模拟,提前进行工程桩超前钻探,明确地质岩层,预先做好持力层岩面分布及桩长预判,科学划定了支护桩、工程桩和搅拌桩交叉施工工序,成功将单桩成孔时间缩短约40%。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合理利用信息化、科学化、可视化等特色管理手段做到全方位跟踪监管,最大限度提升施工效率,最终在90天内顺利完成全部桩基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