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推广应用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这对个人信息防泄露意义重大。该服务能为用户提供统一、安全的网络身份标识,避免用户在不同平台重复注册和使用多个账号,减少因账号关联导致的信息泄露风险。在登录各类网站、应用时,只需通过这一公共服务进行身份认证,无需再输入繁琐的个人信息,有效降低了信息被窃取的可能性。同时,也便于相关部门对网络行为进行监管,维护网络安全和秩序,为人们的网络生活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公安部、国家网信办等6部门5月23日联合对外发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以法定身份证件信息为基础,以网号、网证、网络身份应用标识为呈现方式,既能证明身份,又能避免个人信息泄露。
管理办法明确,根据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在互联网服务中需要登记、核验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的,可以使用网号、网证依法进行登记、核验。减少个人身份信息的采集、留存,实现身份数据“可用不可见”的效果,同时也降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投入成本。
来源 |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