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郁南大湾将撂荒地成功转变为“凉瓜仓”,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昔日荒芜的土地被种上了优质凉瓜。这不仅增加了土地的产出,还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同时,在凉瓜种植过程中,大量本地群众参与其中,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既照顾了家庭,又获得了收入。这种模式既盘活了土地资源,又促进了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让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俊良 通讯员 张健珍
气温渐升,骄阳似火,苦瓜作为时令蔬菜适时登场。在郁南县大湾镇前进村蔬菜基地,翠绿饱满的苦瓜正等待发往市场。
这里的苦瓜长势喜人,藤蔓肆意生长,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绿网;黄色的小花星星点点,散布在瓜蔓的绿墙中。踏入基地大棚,只见青翠欲滴的苦瓜挂满枝头。它们条条肥壮,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格外诱人。谁能想到,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草丛生、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在时光里默默荒芜。如今这里瓜田丰产,一扫过去疲靡状态。瓜农来往采摘,将即将外运的苦瓜码成堆,装上箱,忙碌的情景透着勃勃生机。
前进村的蔬菜基地已经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链。这里的种植、管理、采摘、分拣、包装、运输等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运转。目前,基地处于第一年第一期种植阶段,今年收获颇丰,采收苦瓜约2.5万公斤,收益约17.5万元。
基地的建成,给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一方面,村民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闲置土地变成了“聚宝盆”;另一方面,创造了20余个就业岗位,让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既增加收入,又兼顾家庭。
忙碌的瓜农们笑容满面,脸上透着丰收的喜悦和生活的满足,更有着对未来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