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已消团扇底,新凉才到短檠前。”11月14日,“禺乐+”杯“我爱诗词”第九届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在广州市番禺区恒润实验学校迎来巅峰对决。经过初赛、复赛多轮比拼,共有24位选手站上决赛舞台,进行了一场脑力与诗意的大碰撞。最终,小学组孔子恩、中学组桑瑞泽分别斩获各自组别从状元称号。
本届诗词大会由番禺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区文明办指导,番禺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融媒体中心主办,自8月29日启动以来持续吸引广泛关注,为青少年走近诗词、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搭建了重要平台。

聚焦现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九届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决赛以水为喻,通过“诗海弄潮”“星槎竞渡”“探骊得珠”三个环节,穿插群舞《雨涧春行图》、古琴演奏《忆秦娥·娄关山》等表演,让选手们一路过关斩将,在诗海中尽情驰骋。
本次共有24名选手进入决赛,中学组、小学组各12名,他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但同样饱含对诗歌无限的热爱。轮答环节扣人心弦,选手们依次作答,他们神情专注,沉稳应对每一道题;抢答环节,气氛陡然紧张,主持人话音刚落,选手们便积极抢答,答对者欢呼雀跃,现场观众也被这热烈氛围感染,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
现场评委表示,看到各位选手意气风发的样子,就知道大家准备得非常充分。“今天选手们的表现令大家感到惊险又惊喜,展现了番禺区中小学生的良好素质,希望大家在读写诗歌的时候多关注历史地标、文化题目等细节,深度细读,才能更好理解诗句。”

到了决赛局,现场气氛陡然紧张,两位选手需在10秒内思考完毕并进行抢答,“书生意气对壮士豪情”“柳色迎春日对莺声送旧年”……选手们根据对联的创作规律快速对出与之对应的上下联,使之合乎对联的创作内容、形式以及格律上的要求。
中学组状元桑瑞泽表示,对联创作很“烧脑”,很有趣。“我是九年级学生,也是最后一次参赛,这个状元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为我的中学时代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感谢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希望大会越办越好!”
回顾本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从2017年到2025年,九年,九届,覆盖九大教育片区,吸引全区220所学校参与,近四十万学子加入线上知识答题行列,小程序访问量突破300万次……每至稻香四溢的日子,“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便如期而至,为番禺各片区学子送上一场文化盛宴。
今年,“禺乐+”杯“我爱诗词”第九届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继续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培育时代新人、提升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举措,玩出了新花样。
“万人诗词线上答题” 依托 AI 智能题库系统,实现万人同屏竞技;漫步文明圈,寻觅古今诗——环大学城文明实践Citywalk专场将诗词研学融入“十分钟文明实践圈”,在广州大学城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公园,体验文明实践沁润人心的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在南汉二陵博物馆,感受广州历经岁月的城市印迹与悠久历史文化。
小学组状元孔子恩连续参加了四届诗词大会,她表示,参加本届诗词大会,让她获得了很多新奇的体验,Citywalk专场让她领略了园内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多元的特色文化。本次决赛在户外举办,伴着月光和秋风,让比赛更加有氛围。

畅想未来:诗文长河浪滔滔,文化传承出妙招
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最初举办是为了给予中小学生一个学习诗词、相互交流的平台,现已成为广州市“诗词之都”建设的重要一环。九年来,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始终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核心目标。
通过诗词知识答题竞赛、诗词社区挑战赛、诗词创作与演绎等活动,不仅让诗词文化走进校园、社区,更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意识。这种持续性的文化浸润,有助于在青少年心中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奠定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番禺区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将继续坚持在青少年中播撒文化种子、推动多层面文化传承的初心。同时,赛事也将通过数字化手段扩大诗词文化传播范围,不断优化赛制和活动形式,保持创新发展动力。
诗词大会将继续如璀璨星辰般,照亮学子的求知之路。在诗词的海洋中,孩子们将更深入地感受中华千年文化的魅力,让诗词之花在青春岁月中绚烂绽放,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文 | 记者 徐振天 通讯员 番宣
图 | 记者 曾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