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全市爱国卫生运动号召,切实筑牢蚊媒传染病防控屏障,广州市海珠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9月19日联合琶洲街道办事处,组织环卫工人、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120余人,在凤浦路、阅江路亲水公园开展大清洁行动,重点清理沟渠水边、绿化带、河涌两岸等区域的垃圾、积水、杂物等,通过广泛发动群众,全面清除蚊媒孳生源头,为即将开幕的第138届广交会筑牢环境卫生安全屏障。
据悉,自启动“两热”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海珠区城管部门采取“一日一村、即查即改、分片推进、全面覆盖”的方式,对全区闲置地块、边角地、公园及城中村房屋天台等区域展开全方位巡查,构建起“无人机航拍+三级实地巡查”相结合的“空地一体”监督网络。
截至目前,无人机航拍已覆盖华洲、官洲等街道共42个社区,航拍面积达18.51平方千米,识别出屋顶积水、道路积水、杂物堆积等问题4918宗,均已分类采取有效措施落实整改。
“空地一体”监督网络,除了“空”还有“地”。 在实地巡查方面,海珠区城管部门推行“专项督导+定点巡查+常态检查”三级机制,由局领导带队组成9个督导组,分片深入街道全面检查,累计处理环境卫生问题2.8万余宗;同时派驻专职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定点巡查,发现并整改问题近9000宗。
此外,依托“空地一体”协同模式,常态化巡查清理卫生死角1.7万余宗,实现所有问题即查即改、闭环管理。同时,压实各街道责任,督促各物业、居委会、村社等单位排查责任区卫生死角,重点针对城中村、内街内巷、房前屋后、天台屋顶等区域开展排查,确保问题立行立改、不过夜,已清理屋顶天台6.3万处、房前屋后5.5万处、“围墙冷巷”2万处,清理杂物与垃圾共计约1.75万吨。
为促进防控工作的高效率、全覆盖,海珠区城管部门严格落实《海珠区外环境专项整治暨爱国卫生运动专项工作方案》,联合各街道广泛发动环卫单位、物业公司、社区居民共同参与“洗村”行动和每周五的环境卫生“大扫除”行动,做到“清洁一点、干净一片、整洁一方”,筑牢群防群控屏障。
截至目前,已累计出动人员27.9万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6.8万余处、各类垃圾杂物约1.1万吨,区域环境品质显著提升。同时,每周五定期组织绿化带清理专项行动,重点针对林边涌旁、绿地树丛、村社内部绿化等区域,累计清理绿化带1.8万余处、生活垃圾237吨,进一步清除病媒生物孳生空间。
海珠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增强重点防控与常态化保洁责任,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持续聚焦城中村、闲置地块、屋顶天台等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开展精准整治,强化部门联动和执法监督。通过常态化督查和“回头看”机制,确保各类问题整改到位,全力营造干净、整洁、美丽的人居环境,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文|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海宣
图|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