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郑俊良
8月,广东省青少年曲棍球锦标赛暨十五运测试赛在云浮市曲棍球场激战正酣。全省29支青少年曲棍球劲旅分成甲、乙两组,在这个建成不久的国际精英级赛场展开激烈角逐。这场测试赛不仅试炼着广东省青少年曲棍球队员的含金量,还检验着云浮赛区作为东道主的组织能力,更成为观察云浮在十五运赛事筹备中,城市发展和文明提升情况的鲜活窗口。
场馆建设:从竞技舞台到城市共享
3月落成的云浮市曲棍球场,已获得国际曲联Global Elite认证,成为全国第7块、广东首块国际精英级场地。该曲棍球场依托该市中专学校现有设施建造,充分实现资源共享。赛后,这里将与云浮市体育公园的两片国际级场地形成举办国际赛事所必须的“一赛两训”基地,为打造“曲棍球之城”提供硬件支撑。
作为十五运会曲棍球项目承办城市,云浮市打造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健身设施和城乡“15分钟健身圈”全覆盖,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7平方米以上。一股全民重视体育、支持体育、参与体育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
运动风潮:体育养成的城市气质
山城云浮,号称“石都”,一直以厚重的石文化、西江文化、南江文化著称,也形成了当地人坚毅实干的性格特征。谁承想,一项罕有人关注的运动,在云浮山区特有的坚毅实干之下,经数十年深耕开出了硕大的花朵。
高村是云浮一个山高林密的小镇。20世纪80年代,曲棍球运动在高村中学起步。经过40多年的普及和发展,云浮曲棍球注册球员超过300人,当中名将辈出,向国家队、广东省队和其他省队输送了大量球员。现在,中国曲棍球男、女队和部分北方省份的球队,每年都到云浮市开展冬训。十五运会曲棍球赛事在云浮举办,也进一步推高了云浮人的运动热情,云浮打造的“曲棍球之城”已具雏形。
当十五运会进入倒计时,云浮早已开启运动模式。当地的村BA篮球赛渐进高潮,“村居杯”足球赛也已火热开赛,“喜迎十五运”2025年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百县拔河比赛的云浮市级赛更让这种全民参与体育的氛围格外亮眼。随后,全市中小学曲棍球赛也将在10月开赛。
很多来过云浮的人发现,云浮的夜生活,人潮不仅在商业圈,更多的人在云浮市体育公园,在人民广场的运动区,在各类球馆和泳池,在大型小区的运动场。在各式各样的公共运动场所,篮球、足球、曲棍球、羽毛球、乒乓球、小轮车,各项运动都有大量的玩家粉丝,运动成为云浮夜晚的主旋律。
文明跃升:千年石都焕发新动能
当曲棍球划出的弧线勾勒出新的城市轮廓,云浮正将这份赋能转化为城市文明发展动能。
志愿者冯柳红等人的参与颇具代表性。十五运会云浮赛区的志愿工作,除了团市委组织的青年学生,还需要冯柳红所在的志愿者联合会组织数百名社会志愿者。冯柳红表示,遇到这次云浮承办十五运会曲棍球赛事的机会,他们都不愿意放过,争相报名。
今年以来,云浮市围绕十五运会赛事的承办,还推进了比赛场馆和接待单位等重点区域的风貌提升,云浮市体育公园面貌一新,附近的罗石山已改造成配套小公园,还有大量的绿植美化让云浮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竞技场到生活圈,从硬件建设到软件提升,云浮用办赛书写着城市文明发展的答卷。更深层的变革发生在精神层面,这里发生的,不仅是一个场馆的崛起、一支队伍的成长,更是一座城市在体育赋能下,正在涌动的文明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