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龙舟首进职运会!广州市第十届职工运动会龙舟比赛在雨中盛大开赛。这场赛事不仅是对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是职工们展现团结协作与拼搏精神的舞台。雨中竞渡,更添一份豪情与激情。选手们身着统一服饰,动作整齐划一,龙舟如离弦之箭在水面飞驰。他们用汗水诠释着对龙舟文化的热爱,对职工运动会的热情。此次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观看,共同见证这一难忘的时刻,让非遗龙舟在职工运动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点眼睛风调雨顺,二点天庭鸿运当头……”5月17日14时许,随着朱砂一点龙目开,“全运汇湾区 职工健康行”广州市第十届职工运动会龙舟比赛暨广州水上运动嘉年华活动在鼓声中拉开帷幕,近千名职工群众共同见证25支龙舟队破浪出征。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番禺区总工会龙舟队、白云区总工会龙舟队、广汽集团龙舟队、市体育工会龙舟队分获前四名,海珠区总工会龙舟队、活力工行龙舟队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
作为十五运会“百周百亮点”及2025年广州国际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之一,本场赛事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指导,广州市总工会、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市体育总会主办,广州市工人体育场、广州市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广州市龙舟协会、广州橙马文化有限公司共同承办。700名健儿在鼓声与呐喊中挥桨竞速,6支职工队伍与19支公开组队伍劈波斩浪、奋勇争先。现场湖面鼓声震天、桨影翻飞,岸边观众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将活动气氛不断推向高潮。本次龙舟赛首登职运会舞台,羊城职工以非遗传承点燃全民健身热潮,为湾区全运盛会奏响铿锵前奏!
巾帼不让须眉,鼓韵激扬湾区
鼓声雷动,浪遏飞舟!在广州市第十届职工运动会龙舟赛职工组参赛队伍中,来自广汽集团代表队的鼓手、广汽研究院的工程师刘娜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身姿挺拔的东北姑娘手持鼓槌傲立舟头,飞扬的马尾辫与铿锵的鼓点同频,率领龙舟劈开碧波,成为了真正的“乘风破浪的姐姐”。平时是女工程师,龙舟赛场上是女鼓手,这位汽车研发高层次人才从松花江畔到扎根羊城,在龙舟鼓点上完成了从“非遗爱好者”到“文化传承者”的转变。“每记鼓点都是体力与毅力的双重考验!”赛后刘娜擦拭着额角汗水,训练时累得手臂酸麻的记忆犹在眼前,此刻却化作满眼星光:“作为六年龙舟赛忠实观众,今年首度登上龙舟赛场,能以鼓手身份传承岭南非遗,这份仪式感太珍贵了!”她用热爱诠释羊城职工风采,以实际行动弘扬龙舟精神。当“百万英才汇南粤”激荡千年龙舟鼓韵,麓湖之上,这位飒爽鼓手正用鼓槌书写南北交融的湾区新篇——人才热土孕育的文化传承,永远澎湃着时代强音!
千年龙舟血脉,百年匠心传承
本次参加2025年广州市龙舟锦标赛的职工队伍中,来自番禺区总工会龙舟队势头强劲,队长吴伟祥说:“此次活动的参赛资格仅开放30个名额,但最终却有一百多人报名参赛,由于人数有限,大家都是各自利用下班时间训练,‘竞争上岗’。”参赛队员不仅仅是龙舟爱好者,还有不少队员参加过“莲花杯”“禺山杯”龙舟赛,还拿过冠军。吴伟祥表示“队员们经常自发在龙舟基地训练切磋。”
广州龙舟文化兴盛,龙舟制造基地(上漖村龙船厂)更是声名远扬。位于番禺区上漖村龙船厂堪称名副其实的 “龙船世家”,传承至今已有近150年历史。第六代传承人黄剑挺谈起自家手艺时,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我们的龙船都是纯手工定制,没有现成的。” 黄剑挺制造的龙舟,不仅是竞渡的工具,更是精美的艺术品,凭借卓越的品质远销广州、佛山、江门、中山、阳西和香港、澳门等地,成为龙舟赛事的 “主力军”。
他表示,上漖龙舟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江水浸泡而不朽,源于匠人们对工艺品质的极致追求。船身拼接的精湛技巧,如同为龙舟注入了坚韧的筋骨;精选的坤甸木,以其独特的耐水特性,为龙舟披上了坚固的铠甲。这些独家秘诀,让每一艘从这里驶出的龙舟,都成为独一无二的 “水上蛟龙”。如今,上漖人仍秉持着祖辈传承下来的情怀与信仰,不仅为岭南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逐渐将匠心独运的龙舟传统制作工艺和非遗密码带到了全国,传到了全世界。
据悉,随着广州市第十届职工运动会龙舟比赛圆满收官,广州水上运动嘉年华将精彩接力。此次嘉年华设置水上运动体验区、非遗集市、金融知识宣传等板块,定于18日向市民开放。届时,市民不仅能亲身体验水上运动的乐趣,还能在非遗集市感受岭南传统文化魅力。
文、图、视频|记者 侯梦菲 通讯员 穗工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