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岁男子本定于本月结婚,却因食物中毒不幸去世,令人痛惜。食物中毒这一突发状况,瞬间打破了他人生中即将迎来的美好时刻。从满心期待的婚礼筹备到生命的戛然而止,这巨大的反差让亲友们难以接受。这起事件提醒我们,饮食安全至关重要,哪怕是一次小小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愿逝者安息,也希望大家能时刻警惕食品安全问题,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5月16日,用户“泗水刘馆长(公益文化)”发布视频称,28岁准新郎马彬于5月15日去世。据媒体消息,马彬返乡筹备婚礼期间食用家中自制的鸡肉和隔夜菜后突发中毒症状,最终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去世。
5月15日,马彬的父亲走出ICU,步履沉重,称情况很严重。马彬的母亲说:“跟他说话,他会流泪”。
此前,马彬因食物中毒急性肝衰竭,需全身换血,30多名老乡献血5400毫升,泗水红十字会送来慰问金,家属3天募集善款8万多元。
知情人曾表示:“他5月8号要结婚了,5月1号回家商量婚事时食物中毒。”
近期容易发生哪些食源性疾病?
随着气温回升,部分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监测数据显示,每年3月以后,有毒植物、毒蘑菇以及微生物等引发的食源性疾病显著上升。
在家做饭的时候,最常见也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因为微生物交叉污染导致食源性疾病。
生肉、水产等生鲜产品可能会携带不同种类的致病菌,特别是进入夏季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细菌容易在食材当中滋生,并在短时间内快速繁殖。如果刀具案板生熟混用,冰箱生熟食物混放,导致生食蔬菜、水果以及熟食这类不需要再加热可以直接食用的即食食品被污染的风险增大。
预防这类食源性疾病,只要做到食品安全五要点——保持清洁、生熟分开、烧熟煮透、安全的温度、安全的水和食材,就不会给这些致病菌可乘之机。
提醒: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一定要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并尽快到医院就诊治疗。
来源 | 羊城晚报综合极目新闻、津云新闻、大象新闻等
下一篇:老外在中国:西语外教的相声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