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明确一下具体的“他们”是谁呀,没有相关主体的话,我很难准确地进行 200 字的阐述呢。比如“他们”是一群孩子、一群探险家还是其他特定的群体呢?有了具体的“他们”,我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展开关于在城市找“大象”的描述,比如他们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寻找,在寻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趣事,以及最终可能的结果等。
泳池象憨态可掬,大眼象萌动可爱,狗狗象活泼俏皮……近日,一套以广州现存10座水磨石大象滑梯为原型设计的3D打印玩具在社交平台走红。网友们手持迷你“象群”,穿梭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城市寻宝游戏”。
从 20世纪 60年代起,广州的公园里、社区中便陆续“蹲守”起这些水磨石大象滑梯,它们用宽厚的脊背驮起几代人的童年欢笑,成为刻在城市记忆里的温暖符号。在城市更新进程中,保存完好的大象滑梯逐渐减少。如今,因为文创工作者的复刻,它们“变身”被捧在手心的3D打印玩具,跨越代际引起网友们的情感共鸣,激发大家共同追寻城市记忆。
“反纪念品式”文创激活城市寻“象”
见到大象滑梯3D玩具设计者郭斌时,他正在广州老城区青砖墙下的东平士多咖啡馆,和同伴小心翼翼地往玻璃展示柜里摆放模型。这位来自广东潮州的建筑学毕业生,生于1999年,怀揣着将人与建筑进行链接的愿景,在去年发起“新摩市”都市文化共创项目,利用3D打印技术将能唤起人们共鸣和回忆的城市切片转化为实体产品,在保存城市记忆的同时激发大家探索城市的兴趣。
“大象滑梯是我们做的第一款产品,没想到一推出就受到这么多人的喜爱。”郭斌说,去年在各地调研期间,他们发现了一群可触摸的城市记忆载体:水磨石大象滑梯。其中,广州市的10座大象滑梯给郭斌留下了深刻印象:“广州市的大象滑梯真的很精美,每一只大象的造型都很独特,颜色也很丰富。”
于是,郭斌团队花了数月将广州10座水磨石大象滑梯用3D打印技术进行复刻,在掌心重现大象滑梯的美感与年代感。该模型采用折叠拼装板件设计:折叠时仅身份证大小,可以随身携带或者放在支架上进行展示;拆解拼装后,则会变成一只精美的立体迷你大象滑梯。每个款式标注着原型的详细地址,引导好奇者开启寻访之旅。
这种“按图索骥”的设计,正体现着团队“反纪念品式”的文创设计理念。“许多传统文创纪念品是‘到此一买,留个纪念’,而我们希望用更年轻、更有趣的方式,激发大家‘到此一寻’。”
郭斌说,大象滑梯并非一个显眼的地标,主要分布在各个居民区附近。实地探寻大象滑梯是有难度的,寻访者需要走进社区,以孩童笑声为导航逐步寻找。在这个过程中,寻访者可以看到各种充满生气的社区生活场景:孩童嬉闹玩耍、老者饮茶闲谈。“我们希望能通过产品引导年轻人,尤其是来穗工作的年轻人,在寻找‘大象’的过程中,感受广州肌理与人文,建立亲切的在地联结。”
大象滑梯引发跨代跨地域共鸣
根据大象滑梯3D玩具随附的广州“大象”藏身地图,记者也踏上了在城市寻找“大象”的旅程。
广州市的大象滑梯分布较为集中,主要位于海珠区、荔湾区、天河区等老旧小区周围。在海珠区卷烟一厂宿舍区内,有一座保存良好的大象滑梯,因其象鼻末端连接着一个小型泳池,造型独特,备受网友喜爱。
街坊王阿姨告诉记者,这座“泳池象”在20世纪80年代末建成,曾经是附近幼儿园的配套设施,也是大院里许多孩子的童年“玩伴”,距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这座大象滑梯从我女儿小时候就在这儿了,那时候她天天来玩。现在孙子也喜欢往这儿跑。”王阿姨笑着说。
在海珠区粤信广场,同样有一座造型精美的大象滑梯。这座滑梯通体铺满了黄色及红色小瓷砖,背部圆润隆起。由于滑梯位置靠近粤信幼儿园,每到放学时分,这里便化作一片欢乐的海洋:孩子们排着队爬上象背,又顺着弯曲的象鼻呼啸而下。街坊张阿姨说,有时候能遇到来和大象滑梯合影的年轻人,感觉这座老滑梯能给那么多人带来快乐,挺好的。
广州市儿童公园的大象滑梯足有6米高,外形像一头趴着喝水的大象。梁小姐告诉记者,那是她小时候的游乐场所之一。当她在社交平台刷到大象滑梯3D玩具展览时,尘封的儿时记忆瞬间被唤醒。“小时候每次来儿童公园,我都要抢着爬上大象鼻子,从上面‘嗖’地滑下来。”在梁小姐心中,大象滑梯早已超越了普通游乐设施的意义,成为联结童年与亲情的纽带。当她看到大象滑梯3D玩具展览时,不仅会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更会怀念已经离开很久的爷爷奶奶。
听着一代代人与大象滑梯的故事,记者还发现,走街串“象”的参与者,远不止“老广”,比如来广州旅游的娄小姐,被社交平台上的大象滑梯展览吸引,特意开启“打卡”之旅。在娄小姐看来,大象滑梯是一个可爱、有童趣又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纯真情感的形象。在寻找实体大象滑梯的过程中,娄小姐还会被老社区内居民的生活场景所触动。娄小姐表示,大象滑梯虽然没有存在于她的童年当中,但其承载的童趣仍能引发她对儿时回忆的共鸣。
事实上,这种在城市寻找“大象”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广州。在豆瓣“寻找大象朋友-大象滑梯粉丝团”小组,已有3000多人加入,来自全国各地的网友自发分享着自己知道的大象滑梯的坐标。据组长春安统计,截至2025年3月30日,我国境内现存的359座大象滑梯逐一标记。
“大家找的不是滑梯,而是藏在滑梯里的童真。”郭斌对“寻象热”给出自己的解读:并非所有人的童年都有大象滑梯相伴,但这些带着圆润弧度与憨态造型的“大象”,能轻轻叩响那些在城市中打拼的成年人的心门,唤起他们对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的眷恋。
文|记者 李焕坤 实习生 陈婕 周夕惠
图|受访者提供
视频|记者 李焕坤 实习生 周夕惠 陈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