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广州市政协向你们发出邀请啦!一起写提案,为城市发展贡献智慧。提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青年思维活跃、富有创意,能带来新视角和新想法。在这个过程中,青年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问题,提升自身能力。大家共同探讨、集思广益,将想法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提案更具价值。无论你是在校学生还是职场青年,都能参与其中,用青春的力量为广州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一起书写城市发展的新篇章。
羊城晚报讯 记者薛江华,通讯员李健、何通臻报道:近期,广州市政协办公厅与共青团广州市委、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广州市学生联合会,联合印发了《“我为广州十五五规划建言”——“青年百姓提案”征集活动方案》,面向大中学生、社会职业青年,启动2025年度“青年百姓提案”征集工作。
青年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我们重点围绕‘青年成长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两个方面,发动青年建言献策,提升青年参与城市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州市政协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协办公厅和团市委联合开展“青年百姓提案”专项活动,动员全市青年通过“百姓提案”征集小程序,为广州发展建言献策。
“关于重视城乡大龄青年‘婚恋难’的提案”“关于运用红色资源涵育新时代青年志气骨气底气的提案”“关于激励培养青年媒体人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提案”……青年的智慧喷涌而出。为了把青年的“金点子”转化为高质量的提案建议,团市委挂牌成立了“青年百姓提案”工作联络站,组建了“青年百姓提案”遴选委员会,邀请政协委员一对一辅导打磨,把青年建议培育成为正式提案,经审查立案后由政府部门承办,确保青年的意见建议能够落地见效。
“海归”方恒亮是最早提交“青年百姓提案”的青年之一。他结合亲身经历和工作实践,提出了“加快海归青年社会融入,助力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指尖轻触‘百姓提案’小程序界面的瞬间,我触摸到了数字时代的参政议政新窗口,这也推动我增强联系青年、帮助青年的主动意识,促使我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恒亮认为,广州市政协以“青年百姓提案”不断提升青年参与社会治理的能力,同时也使城市治理能够更精准地回应青年与社会需求。这不仅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城市筑牢了根基,更是广州在“二次创业”中焕发“老城市新活力”的一项有力举措。
目前,广州市政协已收集83件质量较好的“青年百姓提案”,由市政协委员逐步分批认领培育。广州市政协委员刘朝华认领培育的《关于深化穗澳交流,打造两地青年常态化交流平台的提案》,推动完善了穗澳青年服务联络机制,助力打造了一批穗澳青年交流活动品牌,为澳门青年融入广州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认领这个提案后,在市政协的支持下,我与‘青年百姓提案’人、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及一线工作人员共同探讨提案可行性与推进措施。”刘朝华说,青年参与政协提案,从城市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建设者”,青年的创新智慧与蓬勃活力得以汇聚,同时也加深了青年对社会治理及政策的理解与认识,构建了更大的社会共识,形成了良性社会治理生态。
据悉,“青年百姓提案”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广州各级政协组织、团组织纷纷主动对接、形成合力。番禺区拓展“政务晓屋”、委员工作站等平台功能作为“青年百姓提案”工作载体,南沙区组织“青年百姓提案”分享会,黄埔区依托“靠埔青年青春圆桌会”议事平台,鼓励青年聚焦身边事、身边物提出青年声音,助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4月10日,在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举行,广州市政协提案委和共青团广州市委有关负责人联合向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介绍“青年百姓提案”专项活动。“以前觉得‘高大上’的提案原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身边事还是广州的发展都能通过‘青年百姓提案’平台发声,当课堂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概念变成手中可提交、可追踪的提案,枯燥的理论突然就‘活’了。”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代表在思政课结束后感慨道。
一件件“青年百姓提案”,凝聚了广大青年的智慧和担当。他们在政协委员工作室里碰撞思想,把研讨会的头脑风暴变成城市发展的施工图。青年与广州,正以提案为媒“双向奔赴”,写下属于新时代的“花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