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迈向“机器人街区”及 2000 万订单
创始人
2025-04-23 22:07:21
0

深圳龙岗正大步迈向“机器人街区”,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场景革命。2000 万元订单的达成,标志着这一进程的加速。在龙岗,机器人开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生产制造、物流配送等。它们高效、精准的作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这些机器人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工作方式,还创造了新的商业机会和就业岗位。随着“机器人街区”的不断发展,龙岗将引领产业升级,成为智能科技的重要高地,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4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卫韦华

漫步深圳街头,不时会看到一台台白色配送机器人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有序前行,这些忙碌的“快递小哥”看似平凡,却藏着来自深圳龙岗智造的“黑科技”——深圳煜禾森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模块化通用机器人底盘平台。

煜禾森科技公司研发的采摘机器人。(受访者供图)

在煜禾森科技公司的智能化组装车间里,创始人李雷达指着正在调试的底盘系统介绍:“这个平台就像机器人的‘百变躯干’,装上机械臂和视觉识别系统,它就是精准高效的采摘机器人;配备智能仓储模块,又能成为穿梭仓库的分拣专家。目前平台已在物流、安防、能源等8大领域实现落地。”

“酒香也怕巷子深”,李雷达坦言,一开始公司开拓业务并不顺利。转机出现在2024年11月,龙岗区企业服务中心和街道办通过走访调研了解到公司情况,并将这款移动机器人平台纳入供需对接平台的重点推荐名录。

通过政府搭台,煜禾森科技成功与一家化工巨头达成合作,并斩获20台通用移动机器人平台订单,合同总金额近2000万元。“这笔订单就像及时雨,有效缓解了公司的资金压力。”谈及合作成果李雷达说,目前公司已完成首批设备交付,实现营收近400万元。

煜禾森科技公司并非孤例。近年来,作为全国百强工业区榜首的龙岗区,在支持机器人产业创新、拓展场景应用、加强要素保障等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出台实施《深圳市龙岗区创建人工智能全域全时应用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24—2025年)》等支持政策,推动机器人等一批高端化、智能化产品发展,促进以面向3C产业为主的工业机器人及集成应用,力争成为全国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地。

2024年,龙岗区创新构建“政策+场景+资源”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通过编制产业需求清单、举办供需对接会等方式,帮助相关企业精准匹配市场资源。2025年3月,龙岗成立了全国首个区县级人工智能领域事业单位——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机器人)署,统筹推进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规划、生态建设、招商企服、场景推广、安全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保障。

在推动生产要素向技术、数据、场景“新三样”转变之外,龙岗区还投入真金白银,推动政府基金与市场化基金联动,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2024年11月,规模10亿元的龙岗区粤科人工智能产业基金正式落地。该基金由龙岗区引导基金与国内首家省级科技金融集团——粤科金融集团共同出资发起设立,是深圳市首只区级人工智能专项基金。基金主要投向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3D原生等技术领域,具身机器人等产品领域,全力推进相关产业发展。

现实中,能搬运、有着灵巧双手的机器人正不断迭代;在实验室里、在各种可感可及的场景中,也随处可见“深圳龙岗”的烙印……龙岗区的机器人产业版图上,一股创新合力正悄然凝聚。

今年春节档热映电影《蛟龙行动》曾创下水下拍摄超400小时的纪录,“幕后功臣”正是龙岗企业深圳鳍源科技有限公司的“FIFISH ZEN-V”电影级水下机器人。

深圳鳍源科技公司研发的机器人在进行水下电影拍摄。(受访者供图)

记者在该公司的实验室里看到,这台因配置了仿生学设计的摄像头而被称为“大眼仔”的设备格外“吸睛”,流线型的机身不仅兼具科技美感,更“暗藏玄机”。它搭载的6矢量电机协同自研声呐抗流悬停模块,能在每秒1.5米流速的湍急水流中保持纹丝不动,精准度堪比“定海神针”。

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得益于龙岗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发机构与企业的密切联动,让机器人的研发、制造、测试、应用成为一个紧密咬合的链条,加速产业集聚发展。

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AIRS)常务副院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研究院副院长丁宁表示,作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与政府共建的重要平台,研究院开创“学术+产业”双轮驱动模式,打破科研与市场的壁垒。

“科研人员专注底层技术攻关,企业则快速将成果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这种创新协同不仅缩短了技术研发周期,更让科研成果走出象牙塔,为机器人技术产业化筑牢根基。”丁宁介绍,该研究院目前正规划在龙岗区打造全球首个具身智能技术落地应用示范街区,搭建“技术研发-场景验证-产业协同-数据反哺”的全链条生态系统,打造机器人艺术剧场、机器人4S店、零部件超市及集中式消费场景等创新载体,通过30余类机器人集群化运营,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规模化应用。

相关内容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07-27 02:19:22
广州 58.8℃高温?其测...
广州出现 58.8℃高温这一说法通常是在极端气象监测情境下得出的。...
2025-07-27 00:20:29
善治天河:兴华街“17 万...
兴华街仅 4.12km² 却容纳 17 万人口,却能实现“一站式”...
2025-07-26 23:23:03
首趟港西九龙→广州北旅游专...
首趟香港西九龙→广州北站旅游专列抵达花都,这一举措为大湾区文旅融合...
2025-07-26 23:21:59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07-26 23:21:02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07-26 22:19:16
辉煌 60 年:拉萨荒滩变...
昔日的拉萨,许多地方是荒滩。但在辉煌的 60 年里,拉萨发生了翻天...
2025-07-26 21:21:42
【好评中国】数智电商释放新...
好评中国:数智赋能新电商在“好评中国”的浪潮下,数智技术为新电商注...
2025-07-26 21:21:29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07-26 21:20:43

热门资讯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广州 58.8℃高温?其测量方... 广州出现 58.8℃高温这一说法通常是在极端气象监测情境下得出的。气象部门通过专业的温度测量仪器,如...
善治天河:兴华街“17 万×4... 兴华街仅 4.12km² 却容纳 17 万人口,却能实现“一站式”平安。这里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搭建起...
首趟港西九龙→广州北旅游专列抵... 首趟香港西九龙→广州北站旅游专列抵达花都,这一举措为大湾区文旅融合注入新动能。该专列的开通,便捷了两...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辉煌 60 年:拉萨荒滩变美景... 昔日的拉萨,许多地方是荒滩。但在辉煌的 60 年里,拉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和...
【好评中国】数智电商释放新价值 好评中国:数智赋能新电商在“好评中国”的浪潮下,数智技术为新电商注入新活力。通过大数据精准分析用户需...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