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在专利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连续 25 年全国第一!如今,其发明专利有效量率先突破 80 万件,这一成就彰显了广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贡献。80 万件的有效发明专利量,反映出广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力与研发投入,也体现了广东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高度重视。这不仅为广东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更在全国范围内树立了榜样,推动着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广东发明专利有效量在全国率先突破80万件,达80.8万件。
近年来,广东发明专利快速增长,创新资源持续集聚,为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广东发明专利有效量持续领跑全国,发明专利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5年2月底,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80万件,已连续25年居全国首位;截至2024年底,全省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36.77万件,居全国首位,占发明专利有效量的46.4%,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8个百分点。
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发明专利创造势头强劲,8个产业发明专利数量领跑全国。截至2月底,广东战略性产业集群发明专利有效量56.12万件,居全国首位,占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的69.43%。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中,新一代电子信息等8个产业集群发明专利有效量居全国首位。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凸显,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明专利增速较快。截至2月底,全省9.02万家企业共拥有发明专利70.32万件,占全省发明专利有效量的86.98%;全国发明专利有效量排名前十的企业(不含港澳台)中,6家企业来自广东;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同比增长26.81%,明显高于全省企业总体增速(19.58%)。
在高质量创造促进高效益运用方面,2024年,全省发明专利许可、转让分别有6874次、29647次,涉及发明专利的专利权质押登记金额1387.07亿元;在全省专利许可、专利转让和专利权质押登记中,发明专利数量占比分别为66.90%、41.51%和34.73%,明显高于有效专利中发明专利占比(20.54%)。
近年来,全省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系统大力推动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互融互促,在政策供给、试点示范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多项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效。联合相关部门出台《关于知识产权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措施》等多份文件,激发创新活力。累计建设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中心573家;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243家,开展创新管理知识产权标准实施试点企业865家,均居全国首位。建成重点产业和园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43个。
积极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推动省内171家高校院所累计完成8.3万件单条专利及1249件组合专利盘点。2021年以来,3届中国专利奖广东共获奖870项,居全国首位。推进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建设“1+N”开放许可发布平台,有效降低专利交易成本。
积极发展知识产权金融,推进专利价值实现。2024年以来至今年2月底,广东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达2992亿元。推动首个深港跨境“N+1”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落地,支持韶关推进全国欠发达地区首支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储架。
下一步,广东省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系统将持续加强高价值专利培育,优化专利导航服务,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推动企业构建符合创新管理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企业;健全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行机制,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培育一批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提高创新成果转化效能;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险、证券化,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南方+记者 宾红霞
通讯员 粤市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