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广州市中考自主招生政策公布,此政策明确中考成绩占七成,校内考核占三成。这一举措旨在综合考量学生的学业水平与校内表现。中考成绩作为重要依据,能反映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校内考核则注重学生在本校的学习态度、综合素质等方面,如课堂参与度、社团活动表现等。两者相结合,既保证了招生的公平性与科学性,又能选拔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为高中教育提供更优质的生源,推动广州市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
4月8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年自主招生的招生程序和办法与2024年保持一致。
市教育局介绍,广州市从2019年开始探索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2024年共有38所普通高中(50个校区)开展自主招生,共录取2068人,计划完成率首次达到100%,进一步推动全市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
各区自主招生学校数不超过3所
2024年开展自主招生的学校(含校区,下同),原则上继续纳入2025年自主招生学校范围。学校需具备人文、数理、科技等方面特色项目的工作基础,鼓励自主招生集中编班。各区自主招生学校数(含区属普通高中和辖区内民办学校)不超过3所。
自主招生计划由市统筹安排,示范性普通高中(包括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市示范性普通高中,下同)自主招生比例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10%,非示范性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比例不超过学校招生计划的5%。具体计划由招生学校申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初核,市教育局审核后统筹下达。
省、市属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全市招生,区属普通高中面向本区招生。公办普通高中招收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自主招生占比不超过该校在第三批次或第四批次计划占比。
以中考+综合能力考核算分排名
进入考核名单的考生在第一批次填报1所学校参加综合能力考核。
普通高中学校在全市统一安排时间内组织开展综合能力考核。学校应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考生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进行全面考核、评定分数。综合能力考核须全程录像,严禁组织考试,鼓励创新考核办法。综合能力考核满分100分,成绩在学校网站或公众号或学校公告栏进行公布。
自主招生录取安排在第一批次投档。自主招生投档考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含加分,下同)不能低于全市普通高中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且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C级及以上,非示范性普通高中投档考生的录取参考科目成绩均须达到D级及以上。
考生自主招生成绩应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校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折算为百分制后,由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校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按照比例合成,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70%、学校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占30%。
普通高中自主招生投档录取时,考生成绩须符合招生学校在《中考报考指南》公布的自主招生录取最低控制线和录取参考科目成绩等级要求,按学校招生计划、考生志愿和自主招生成绩(保留小数位)从高分到低分投档录取。
考生在网上报名需要注意什么?
自主招生实行网上报名,考生须在自主招生报名时间内凭考生号和密码登录中考服务平台(https://zhongkao.gzzk.cn),核对个人基本资料后进行报名,考生最多可填报2所普通高中学校(含校区)。
特别提醒考生注意3点:一是请考生在自主报名开始前在“广东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下载好《广州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提前做好准备以免影响报名;二是如招生学校设有多个特色项目的,考生须在报名时填报具体特色项目名称;三是考生须在报名时间截止前,即5月15日18时前对自主招生报名信息进行确认,逾时未确认的自主招生报名信息无效。
需要注意的是,自主招生时老三区(越秀、海珠、荔湾三区)视为三个独立的招生区域面向本区招生,荔湾、越秀、海珠的考生不能报考其他两区的区属普通高中自主招生计划。
考生如何做好备考工作?
市教育局建议,《自主招生通知》政策比较稳定,对2025届毕业生来说,要了解学校特色项目,尝试新校机会,并做好学业与职业规划,应树立长远眼光,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准备报考自主招生的考生来说,市教研院建议,考生要明确2025年广州市中考自主招生的具体政策和流程,结合政策要求、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进行系统规划。定期查阅广州市教育局官网及目标高中的公众号,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结合模拟考试成绩及特长匹配度选择2-3所目标校。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安排中考的复习和自主招生综合测试的备考。
广州市第六中学副校长肖刚表示,2025年广州市自主招生政策的稳步推进,为广大广州学子提供了更多元的发展路径;同时也有利于推动普通高中积极开设特色课程,促进各校实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还可以有效对接高校“强基计划”,助力“大中”衔接,真正实现“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一体化自主培养目标。
肖刚建议初三考生深度思考自身学科特长和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充分了解各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培养目标、学科特色、优势项目等,科学评估、合理报考,也请大家关注部分新增自主招生的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