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开展国防教育主题巴士研学活动,意义非凡。活动以“筑梦向新出发”为主题,让参与者在行进中感受国防魅力。巴士穿梭城市间,将课堂搬到路上,生动展示国防知识与历史。孩子们通过实地参观、互动讲解,深刻理解国防重要性,激发爱国热情。这种创新形式打破传统教育局限,以沉浸式体验吸引众多学子参与。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更在他们心中种下国防的种子,为国家培养有担当的新一代,助力国防事业蓬勃发展。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牧 通讯员 丘雪梅
三月羊城,木棉花开满城红,英雄精神润心田。
为缅怀英雄,培育国防观念,3月9日上午,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红棉研习”板块的重要内容,“强军兴军 少年当自强”广州市青少年国防教育主题巴士研学活动在广州国防教育中心、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举办。
据悉,活动由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公交集团联合主办,广州巴士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文化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广州的50对亲子家庭踏上红色研学之旅,在木棉盛放的热烈时节,以沉浸式体验感悟英雄精神,点燃强国强军之志。
移动的“国防课堂”:开启国防教育主题研学新程
随着国防教育主题巴士缓缓驶来,深蓝色的车身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这辆主题巴士化身移动教育载体,巧妙融入国防军事与大国重器等硬核元素,用“强国必须强军 军强才能国安”等标语配合实兵对抗、战场风云的视觉呈现,气势磅礴。
此次精心策划的研学路线以承载革命历史记忆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为起点,目的地设在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巧妙运用“车行一路、课讲一程”的浸润式教学模式,让青少年在行进中感受国防建设的时代脉动,在移动课堂中激荡出信仰的共鸣。
聆听历史回响:感悟血脉里奔涌的红色基因
在首发站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学生们聆听广州起义历史,深切缅怀英烈,纪念那些为中国革命事业壮烈牺牲的南粤儿女,用忠贞信仰搭建起跨越时空的精神桥梁,让历史的回响穿越烟云,直抵人心。
而在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历史的重量同样触手可及。“两弹一艇 强核报国”国防教育馆内,同学们仿若置身在1964年罗布泊,轻轻触摸原子弹核心部件,静静聆听戈壁滩上的震波轰鸣,大国重器的诞生历程化作可感可触的奋斗史诗。他们切身体悟“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家国情怀。而在雷锋事迹展,更有少年自发敬礼致意,用新时代的青春姿态回应“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传承。
科技赋能研学:点亮数字国防星河
数字技术与国防教育深度融合,为研学开辟全新路径,也更具吸引力。在国防教育互动体验馆,星际探索、裸眼 9D 飞越剧场等虚拟现实项目,让“手可摘星辰”的浪漫诗意与“北斗指航程”的硬核科技在数字穹顶下开启跨越千年的航天对话;模拟射击体验区里“9.8环”“10环”报靶声此起彼伏,将古代“百步穿杨”凛冽弓鸣化为数字靶场的量子回声……这些数字化技术的加持,让青少年在逐梦九天的过程中汲取滚烫的信仰力量,在战术交叠中拼接起完整的国防教育闭环。
“强军兴军 少年当自强”,在此次研学活动中得到最真挚、最动人的回响。通过可感知的历史记忆、可参与的国防实践、可延续的精神传承,国防教育从单向灌输迈向立体互动。
下一步,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将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继续探索“国防教育+研学”的新思路、新应用、新场景,打造载体多样、渠道丰富、覆盖广泛的国防教育研学课程,提高内容“含金量”,做到“研”有所得、“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