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有一些误解,广州并没有“哪吒‘痛村’”。
广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多元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民间传说和文化遗产。从古老的粤剧到独特的岭南建筑,从传统的美食到热闹的民俗活动,都展现了广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些文化元素是广州乡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不断传承和发展,如同一个个动人的“神话”,续写着广州的历史与故事,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去认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财富。
“吒儿”火了,“哪吒”这一神话形象也再次在全国各地“出圈”!而广州,也和哪吒有着很深的缘分。
在广州白云区,有两条哪吒“痛村”,一条是位于永平街东平马市岭的自然村,那里坐落着一座始建于乾隆年间的“哪吒宫”,供奉着哪吒牌位。数百年来,村民一直保留着供奉哪吒的传统,这里常年香火不断。每年村里正月十四庆元宵,以及农历五月十八日和八月十三日的“哪吒诞”,不少市民群众都会到哪吒宫参加活动,祈求身体安康、社区和谐、国泰民安。
另一条则是距离自然村17公里外的村——汉塘村。
汉塘村位于白云区的人和镇,它与哪吒的百年羁绊,恰似一场水与火的交融。相传100多年前,一场洪水席卷村庄,门楼前一片汪洋。当时的村民在清理垃圾时,发现一尊哪吒神像,由于害怕,将其抛入水中,结果没想到,它又逆流而归。几次三番过后,村民们决定将其留下,奉为守护神。巧合的是,村中李姓居多,与哪吒本姓暗合,冥冥中注定了这场跨越时空的“神缘”。
“哪吒”自此落户汉塘村的门楼,据资料记载,哪吒神像一开始被供奉在罗乡万里门楼上,庇佑村民免受水患侵扰、风调雨顺。随着该村的发展,神像被迁移到新建的龙环里门楼上,而目前汉塘村正在进行拆迁改造,原门楼被拆,哪吒像现被安排在别处摆放。
身披混天绫、脚踏风火轮,以单头双臂的童子之姿,哪吒是村民心中“最活泼的神”。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六,汉塘村同样也会举办“哪吒诞”,村里不仅会大摆宴席,还会举办“投灯活动”,村民们竞拍下10盏寓意吉祥的走马灯,以祈求事事如意、心想事成。
随着电影《哪吒2》票房的高歌猛进,广州的“哪吒热”再度升温。在这里,神明不必高坐庙堂,而是与村民共饮一杯热茶,共守一方水土——或许,这才是中国乡土最动人的“神话续写”。
策划 | 郑华如 周乐瑞
统筹、主持 | 郑紫薇
文字 | 李婕舒
拍摄 | 赵翊辰
剪辑 | 林润祺
上一篇:42 岁王心凌首度回应,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