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孙牧
图/受访单位供图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圆满落幕。岭南风韵与湾区魅力绘就的磅礴画卷中,数万观众的热情欢呼震耳欲聋;而在场馆之外的另一条“隐形赛道”上,排水保障工作同样经受住了考验。
“首战告捷!”广州水投排水公司超370名人员严阵以待,300余台车辆和设备24小时全程在线,以“零差错、零故障、零溢流”的开幕式排水保障亮眼答卷,圆满完成了十五运会广州赛区首日大考。

全运保障力
万公里巡护,全域精细布防
“公司党委高度重视,科学制定了《排水品质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排水保障工作方案》等系列十五运会保障专项方案。”广州水投排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以党委书记、董事长为组长的专项领导小组周密部署之下,5大专项保障小组高效运转、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全链条推进,形成了上下贯通、有序衔接的十五运排水保障管理体系,以“点-线-面”全方位提级推进各项排水保障工作落实。

记者了解到,在开幕式前,广州水投排水公司重点强化了中心城区28个比赛场馆、12家接待酒店、4个交通枢纽、10个安检集结点以及 171条保障道路周边排水管网的巡查与养护力度,特别围绕重点区域管道、地陷隐患加强了排查与整治,累计巡查约10000公里,清疏约2000公里,隐患检测超1100公里,落地21项排水品质提升项目,更换、维修井盖近6000个,重点保障河涌晴天基本无溢流情况发生。
此外,该公司以练代战,以实战标准进行排水保障应急演练近20次,进一步筑牢十五运排水安全防线。

现场守护力
90组应急保障力量,核心区域严阵以待
开幕式当晚,一场无形的排水安全保障战已全面就绪。在全运会核心区域,广州水投排水公司部署的90组应急保障力量(含58组值守力量、32组抢修队伍)严阵以待,133台抽排设备与车辆全部就位,总抽排能力高达20000m³/h,为开幕式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隐形防线”。

高效的现场运作,依托于周密部署的“指挥-执行-保障”三级联动机制:公司主要领导坐镇总指挥部;各分管领导分片包干,深入一线关键节点指挥协调;本部及各分公司管理人员在岗值守,确保指令畅通、响应及时、处置高效。
针对开幕式场馆本身,公司布设的三级保障体系高效运转,9组专业保障队伍、抽排能力近10000m³/h的车辆设备全程备勤,同时一线保障人员对场馆排水出口进行不间断巡查与风险管控,全力确保盛会顺利举行。
这场万无一失的守护,更源于数月来的充分准备。“公司自7月起即启动周边管网系统性洗管洗井工作,累计洗管超60公里,清疏约156公里。自9月起,更主动协助场馆对内部管网进行了7轮全覆盖‘体检’。”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入11月关键阶段,专业团队连续7天作战,配合完成3轮全覆盖检测清疏,极大增强了开幕式当天管网的运行效能与承载能力。

硬核科技力
智慧平台精准调度,多装备立体巡检
在十五运排水保障的“隐形赛场”,一套由“智慧大脑”和智能装备构成的科技体系,发挥着核心作用,开启了“云端护城”的保障新模式。
指挥中枢依托全国领先的智慧排水综合管理平台,构建起“全运会排水一张图”。该平台集成了场馆位置标识、实时监测、排水路径溯源、布防任务跟踪等功能,实现了对全域保障力量的精准调度与全局态势的精准掌控。
在一线执行层面,智能单兵设备的应用让管理高效协同。各级保障车辆安装哨兵系统,结合单兵智能头盔使用,实时视频传输、对讲,让赛事期间各项排水系统高效运行,为现场指挥与应急响应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而在排水管网隐患排查上,广州水投排水公司综合运用探地雷达检测车、管网内窥检测系统、胶囊检测机器人、全地形检测机器人等技术装备,实现对管网结构及运行状态无损精准诊断,全面提升了管网隐患检测精度与覆盖范围,也为隐患及时探查、处置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据悉,随着赛事全面展开,广州水投排水公司的保障工作也从“开幕式特级保障”平稳转入“赛事日常保障”模式。专项运维保障队伍在各大场馆外24小时在岗备勤,近100位涵盖抢险调度、排水工艺、设备维修等领域排水专家随时响应,为十五运排水保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