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至9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每年此时,这座江南水乡都会因互联网汇聚全球目光。开放合作、安全普惠、智能向善,是本届乌镇峰会的核心主题。接下来,我也将围绕这三大关键字,带大家一同品读乌镇的独特魅力。
第一个关键字,“通”,我想这是乌镇峰会的“精神”底色。自2015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提出,截至2025年10月,乌镇峰会已有来自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10余家会员单位,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国际组织,“朋友圈”持续扩容、影响力不断提升,这正是“通”的核心要义与生动实践。
这种“通”,既是技术共享的互联互通,更是发展机遇的深度贯通。乌镇峰会向来是大咖云集,更不乏新生力量。11月7日下午,在峰会主论坛现场,“六小龙乌镇对话”如期而至。作为今年峰会备受期待的环节之一,这场对话邀请到了来自宇树科技、深度求索等6家企业负责人和代表。对话现场,“六小龙”普遍对创新驱动的未来充满信心。王兴兴认为,在AI加速的情况下,未来机器人发展可能会更快速。他说:“实践和梦想还是很接近的。明年或者后年,我还会给大家带来惊喜。”
第二个关键字,是贯穿始终的“安”字,因为“安全”是数字发展的前提与基石。互联网打破地理疆界,让“同球共济”成为现实,我们足不出户便能购遍全球好物,但倘若失去安全这一核心“底座”,很多便利都将瞬间转化为潜在风险。守住发展底线,确保量子科技、具身智能等新技术不偏离正轨,恰似为高速行驶的汽车配备可靠“刹车”,既保障前行速度,又能在风险来临时及时避险。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峰会分论坛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等关键领域,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注入坚实动力。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卢卫提出,人工智能安全需强化底线思维,聚焦数据隐私、算法透明等关键环节,推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协同共治,构建可信可控的AI治理体系。
最后一个关键词,“善”。我认为这是技术演进的价值归宿,互联网不仅是联通世界,更是温暖人心。正如峰会所倡导的,技术的终极价值在于服务人类、增进福祉,这正是“善”的核心要义。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首席执行官洪曜庄(John Hoffman)在论坛上表示,在过去10年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倡导构建一个开放、公平、包容、普惠的共同数字未来。他还表示,人们应通过携手合作,释放人工智能的潜能,使之成为向善的力量,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我想,这也正是我们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初心”。

晶采观察,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