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岁重病老人绝处得救!在粤务工男子为父亲转院搏生机
创始人
2025-11-10 13:33:18
0

“这两个多月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

年过五旬的廖雄文长舒一口气,眉宇间积压的忧虑终于散去。

这位在广东揭阳务工近20年的湖北汉子,一边打工,一边把父亲带在身边照料。今年8月,87岁的父亲廖广应突发重病,医生那凝重的神情、沉重的话语,让廖雄文意识到:父亲已经进入生命的倒计时!

倔强的廖雄文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辗转找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简称“广中医一院”),正是这一决定,硬是把老父亲从死亡边缘拽了回来。

转到广中医一院后,诊断结果令人揪心:老人左侧髂窝部、髂腰肌、左髋关节周围出现脓肿,继续扩散可能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更棘手的是,老人还伴有心力衰竭、心包积液等25种基础疾病,尤其是腹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随时可能失血休克。

广中医一院迅速组织多学科诊疗。9月18日,老父亲被推进手术室。门外等待的几个小时,成了廖雄文生命中最煎熬的时光。当医生终于说出“手术顺利,无需二次清创时”时,这个坚强的汉子红了眼眶。这既是对医院高超医术的赞许,更让他深刻感受到岭南这片热土对外来打工者暖暖的温情。

从手术成功,到父亲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再到如今能坐在轮椅上……廖雄文看着父亲一步步闯过鬼门关。

近日,廖雄文与姐姐阿红带父亲出院,并特意给医院准备了两面锦旗表达谢意。送上锦旗时,老人廖广应泪湿眼底,难掩激动。聊起求医始末,阿红也忍不住落泪:“我们只是外来打工人,举目无亲,可医生护士没把我们当外人,事事上心。这份在绝境中伸出的手,真是救了我父亲的命。”

赌一把,转院博一搏最后的希望

9月13日,本是多数人休憩的星期六,廖雄文一家却被愁云笼罩。中午12点,揭阳市人民医院的救护车鸣笛启程,目的地正是广中医一院。廖雄文与阿红守在车厢里,紧盯着卧病的父亲廖广应,近四百公里的路程,每一分钟都煎熬着他们的心。

作为在异乡打拼近20年的湖北人,他从未感到如此无助。父亲一直跟着他在揭阳生活,如今却要辗转求医。

原来,老父亲廖广应今年8月中旬左大腿根部突然反复疼痛。8月18日凌晨,廖雄文紧急将老父亲送进揭阳市人民医院。远在湖北的阿红接到消息,也立刻赶来。

揭阳当地医院为老人多次组织会诊,并实施穿刺引流,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老人病情逐渐缓解,达到转院条件。

廖雄文想赌一把,广中医一院承载着他们全家最后的希望。于是,这场跨越数百公里的生命接力便开始了。

广中医一院迅速调动最好的医疗资源,腾出床位做好迅速接诊的准备,医院党委副书记章遐义主动担当起转院协调等工作。他深知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易,也希望病人求医能少走弯路。

高速公路上,救护车疾驰5个多小时,9月13日下午5点多,救护车抵达广中医一院。令廖雄文感动的是,该院人工关节与膝关节科副主任医师冯文俊早已守在医院大楼外等候。见到救护车,冯文俊立刻上前引导,将老人平稳护送至病房。这一刻,这个在异乡打拼多年的汉子内心多出些许温暖,也让他心里多了几分踏实。

“之前做过哪些治疗?”“基础病控制得怎么样?”“有没有心梗、心衰的情况?”……冯文俊仔细与揭阳医护人员对接病情。经过初步问诊,冯文俊迅速拟定诊疗方向:老人高龄且基础疾病多,次日将全面检查,再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

看到医护人员有条不紊地安排,廖雄文慌乱的心渐渐安定下来。“从揭阳到广州,两地医护无缝衔接。我们虽是外地来的务工者,却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广东的温度。”

安顿好父亲后,廖雄文和阿红坐在病房外的椅子上,默默整理着两个装满生活用品的行李箱。他们没多说什么,心里却藏着同一个期盼:盼老父亲能闯过这一关。

手术,是老父亲唯一的生路

考虑到廖广应病情复杂,广中医一院的医生们立刻开启“竞速模式”——老人入院次日便完成全面检查。

当廖雄文拿到父亲的诊断结果,87岁的老父亲竟身患包括基础疾病在内共26种疾病。此前大腿根部疼痛,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发的左侧髂窝部、髂腰肌、左髋关节周围多发脓肿所致。

“老人基础病多、抵抗力弱,脓肿如清除不及时,细菌及其毒素可能会侵入血液循环及其它组织器官,一旦引发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会危及生命。”广中医一院人工关节与膝关节科科室主任曾意荣对廖雄文说。

更棘手的是,除了感染引发的脓肿,老人还患有心力衰竭、肺炎等25种基础病,其中最凶险的当属主动脉夹层。“患者腹主动脉下端-左髂总动脉主动脉夹层,邻近髂窝的脓肿部位,在术中一旦发生破裂出血,致死率极高。”曾意荣语气凝重。

医生的话字字千斤。廖雄文明白,手术,是老父亲唯一的生路。但87岁的高龄,一身重病,老父亲能扛过这一关吗?

这不仅是廖雄文担心的,更是医生们全力要准备的。高龄叠加多重基础病,确实让这场手术的难度和不确定性陡增。

9月15日上午11点半,根据检查结果,广中医一院紧急组织全院大会诊。介入血管外科、呼吸科、胃肠外科、心血管科、麻醉科、输血科、重症医学科、药学部、影像科、脊柱科等十余个科室的主任、专家悉数到场。由医务部部长罗川晋主持,只为制定出最稳妥的手术方案。

“手术中可能出现哪些意外?并发症如何应对?”会诊室里,气氛紧张却有序。专家们围绕着病历和检查报告,逐一审视风险点。

“腹主动脉夹层的问题一定要重点关注,万一脱落,我们马上顶上!”介入血管外科科室主任周忠信指着影像报告,语气坚定地提出。

“还有血管问题,老人的血管浸泡在脓液里,可能会变得非常脆弱,要是术中伤到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出血量会极大。”曾意荣强调。

“必须备足至少8个单位的红细胞悬液,确保老人能平安下手术台。”冯文俊紧接着说。

这场会诊,持续了1个多小时。廖雄文知道,这些专家们顾不上吃午饭,都在为挽救老父亲的生命全力以赴,做足预案。

手术前,备血环节同样牵动人心。阿红说:“我父亲是A型血,血源紧张。”就在他们一筹莫展时,医院主动帮忙开具了需要爱心献血的证明。志愿者及时伸出了援手,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很快,高水平的诊疗团队组建完成:由国家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学术带头人、全球关节感染共识专家曾意荣主任主刀;周忠信、重症医学科赵锋利、急诊科刘诗怡,还有医技科、影像科等科室的专家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手术前一晚,姐弟俩默默守在父亲病床前,他们紧握着老父亲枯瘦的手,用陪伴为他打气。

9月18日一早,父亲被缓缓推进手术室。那道门关上的一刻,廖雄文知道,这场与死神的赛跑,开始了。

手术顺利,姐弟俩红了眼眶

这场手术远比廖雄文一家想象的更加艰难。而手术室外的等待,每一秒都很漫长。

此次手术目的是清除脓肿,考虑到老人高龄,团队决定在髂窝部切开20厘米左右切口,尽可能减少创伤。“高龄老人,切口越大,术后恢复越慢。”曾意荣说。

手术难点还在于“盲清”。曾意荣说,发生脓肿的部位深,部分区域无法完全切开暴露,只能依靠经验“盲清”。“这就像在看不见的地方排雷,一旦有残留,就等于埋下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再次感染。”

依靠丰富的经验,曾意荣手中的器械稳如磐石,每一次操作都经过精准判断。得益于各科室提前把风险点、应对方案捋得清清楚楚,所有预想中的意外均未发生。

当手术室的灯提前熄灭时,廖雄文几乎不敢相信——原本预计四小时的手术,仅用两个多小时就圆满完成,脓液被彻底清除。

当医生笑着告知姐弟俩“手术顺利”时,两人瞬间红了眼眶。喜悦之后是新的牵挂。由于父亲年事已高,术后被直接转入ICU进行密切监护。望着病床上安详沉睡的父亲,廖雄文心中百感交集。姐姐阿红哽咽着说,原以为要经历多次手术,没想到一次便告成功,压在心里的大石头,终于在这一刻落地。

波折再起,老父亲再入ICU

本以为闯过了最大的难关,但命运的考验并未结束。尽管手术清脓非常成功,但老父亲那二十多种基础疾病,如同潜藏的暗礁,骤然发难。术后,胰腺炎、肺炎和心衰接踵而至,老父亲一度陷入长时间的昏睡。

医生的解释让廖雄文的心再次沉入谷底:这些重症基础病若控制不住,将形成致命的恶性循环。

国庆期间,老父亲被再次转入ICU。那道厚重的大门,又一次将父子、父女隔开。每天仅有的半小时探视,成了廖雄文和阿红唯一的希望。他们总是提前赶到,隔着玻璃望着病床上的父亲。

看着老人憔悴的睡容,廖雄文内心难过。父亲劳碌一生,他接老人家到身边,本是想让他安享晚年,如今却被病痛缠身。

与此同时,医院再次调集全院的力量,先后组织了4次大会诊。国庆假期期间,许多医生更是抽出休假时间,共同为老人研究接下来的治疗方案。目睹医生们放弃假期研究父亲的病情,廖雄文感动的同时,在绝望中又燃起一丝希望。

根据治疗需要,老人先后转至全科医学科、急诊病区,进行基础疾病的治疗。廖雄文和阿红日夜不离地守候在病床前。终于,在精心的治疗与亲情的陪伴下,父亲的精神一天天好转,从嗜睡中逐渐清醒。这场艰难的拉锯战,他们和医生又一次看到了曙光。

“广东是我们第二个家”

历经医院多学科的协作治疗,老人身体情况好转。10月下旬,当廖雄文和阿红得知父亲月底能出院时,他们长长舒了一口气,也睡了这两个多月来最好的一觉。

出院当天,廖雄文的眉宇间终于有了笑意。更令大家欣慰的是,原本躺在病床上无法动弹的老人,如今已经能够安稳地坐在轮椅上。他和姐姐特意准备了锦旗,上面真挚地写道:“医术精湛,九旬老翁绝处得救;团队协作,外来工岭南重生。”

出院那天,当老人握着医生的手落下眼泪时,站在一旁的廖雄文也湿了眼眶。姐姐阿红同样泪目:“我们本是异乡人,举目无亲,是这里的医生护士给了父亲第二次生命。”

望着这一幕,廖雄文深有感触。这些年来,他最担心的就是孩子上学和老人看病这两件大事。而这一次的经历,让他真切感受到了广东医疗系统的温暖与可靠。来广东近二十年,这片土地早已用它的包容和温度,成为了他们名副其实的第二个家。

为何医院愿意为一位87岁的老人调动多方资源?曾意荣坦言,这是医者的初心。“我们医院地处白云区,流动人口多,外来务工者占比不小。但不管是哪里来的病人,我们都坚持用最经济、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尤其是发挥中医特色治疗,这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宗旨。”

如今,廖雄文已带着父亲回到揭阳的住处。他每天细心照料着父亲,按时帮他翻身,推着他到院子里晒太阳。医院的医生仍每周随访,持续关注老人的康复情况。对于未来,廖雄文没有太多奢望,只盼能好好陪伴父亲,让老人家安享晚年。

文、图|记者 郭思琦 林清清(除署名外)

相关内容

见证历史!第十五届全运会开...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盛大开幕,羊城晚报记者奔赴开...
2025-11-10 15:24:51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11-10 15:23:48
鸿蒙智行享界S9轿车72小...
11月10日,鸿蒙智行年度压轴新品——享界S9轿车发布,72小时内...
2025-11-10 14:31:55
青春与薪火:十五运会开幕式...
11月9日晚,十五运会开幕式在广州璀璨启幕。在这场全国瞩目的体育盛...
2025-11-10 14:27:03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11-10 14:26:02
87岁重病老人绝处得救!在...
“这两个多月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年过五旬的廖雄文长舒一口气,眉...
2025-11-10 13:33:18
新征程·新蓝图|建设强大国...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2025-11-10 13:31:51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
2025-11-10 13:30:21
吉利银河M9新功能揭秘:哨...
近日,吉利银河M9针对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首先,关于哨兵...
2025-11-10 12:51:43

热门资讯

见证历史!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 11月9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盛大开幕,羊城晚报记者奔赴开幕现场,用Vlog镜头记录下这场具...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鸿蒙智行享界S9轿车72小时订... 11月10日,鸿蒙智行年度压轴新品——享界S9轿车发布,72小时内小订量突破8000台,预售价31....
青春与薪火:十五运会开幕式上的... 11月9日晚,十五运会开幕式在广州璀璨启幕。在这场全国瞩目的体育盛会上,广州花都通过火炬传递、跳绳、...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87岁重病老人绝处得救!在粤务... “这两个多月悬着的心,总算落地了!”年过五旬的廖雄文长舒一口气,眉宇间积压的忧虑终于散去。这位在广东...
新征程·新蓝图|建设强大国内市...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10月2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
吉利银河M9新功能揭秘:哨兵模... 近日,吉利银河M9针对网友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首先,关于哨兵模式的耗电量,工程师测试显示,开启...
以下是一篇改写后的内容,你可以...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有着无数英雄的身影。李白等同志以电台为武器,在敌人的眼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