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海宣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除署名外)
10月30日,广州市海珠区公布该区今年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根据公布结果,海珠区2025年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2233.7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5.4%,不仅高于全国、全省增速,更是实现连续3年领跑全市。
根据广州市海珠区发布的相关信息,持续将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做大做强,是该区经济数据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目前,海珠区已就经济持续发展,规划好相关蓝图,并对优势产业做好营商环境服务。

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支撑海珠领先
根据广州市海珠区公布的相关信息,做好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产业,是该区经济数据持续领跑的重要原因。
2020年3月,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为第九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通过本次评定,海珠区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构建以三算为根基,以大模型为干,以应用为枝,以企业为果的人工智能“产业大树”全周期培育体系。通过一年一度的琶洲算法大赛,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工智能算法队伍来琶洲参赛,并吸引有实力的人工智能算法队伍及其研发的成果“留下来”。

截至目前,海珠区已推动180个大模型项目落地,大模型备案数从2023年的3个跃升至32个,占全省30%,15个项目正处于国家、省级审核阶段;算法备案项目197个,坐稳华南人工智能算法“第一高地”。
2025年1至8月(错月数据),海珠区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2.3%。数字经济龙头齐聚琶洲,五大平台型企业带动全区规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1.4%。
持续做好会展业,带旺多个行业

除了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海珠区琶洲还有展会行业这一重要产业。2025年前三季度琶洲地区专业展馆共举办展会218场、增长0.5%,其中超10万平方米展会15场、增长36.4%;国际展会66场、增长26.9%。持续到访的客流,不仅让海珠享有“世界级城市客厅”美誉,还带动零售、住宿、餐饮、租赁、商务服务等行业数据。
2025年前三季度,海珠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4.58亿元,增长12.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增长28.6%,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增长62.4%,规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10.1%。
一区一轴一带两圈,海珠区计划从单极支撑向多极支撑转变
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获悉,海珠区将按照“一区一轴一带两圈”五大重点片区发展,坚持边规划、边推进、边建设,实现从单极支撑向多极支撑转变。
据悉,目前琶洲片区已汇聚3.8万家企业,实现营收3300亿元、5年来年均保持双位数增长,三七互娱全球业务中心动工、腾讯广州总部投产,总部经济与科创高地日益稳固。该区域将继续把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产业,以及会展业做大做强。
除了琶洲片区,目前海珠区正积极谋划新中轴片区的建设。截至2025年10月,海珠区仅用1年已完成24个地块征收,三滘村、东风村首开区安置房开工;6公里中轴线已实现5公里贯通,近期将建成绿轴示范段,成为又一个城市新地标。

除了琶洲和新中轴,海珠区正积极发展“珠江后航道创新带”。该区域将以“立体化工业生态”模式打造珠江科创园和小洲智造园。目前,该区域的智能制造系统集成服务产业集群,已获评国家级产业集群,吸引71个重点项目落地,预计年产值近20亿元。
未来,海珠区还将把西部文商旅融合圈、环湿地价值圈做大做强,聚焦活化文旅、生态等要素,持续注入特色产业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