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梁怿韬 通讯员 陈永锵 刘子菁 王刚 汪至新
图/通讯员提供
10月28日至2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倒计时10天无人机飞行表演,在广州二沙岛上演。千架无人机以夜空为幕,为即将开幕的全运盛会营造出热烈氛围。视觉盛宴背后,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空间天气保障团队,以前沿科技,为无人机飞行安全保驾护航。

天地协同 构建立体监测格局
据悉,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空间天气保障团队自全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起便启动专项保障工作,为无人机飞行安全构建了“天地协同”的立体化监测预警体系。
团队精心建设并部署了“风云太空(全运会版)”平台,同时将地基导航卫星电离层综合探测设备接入业务系统,形成了覆盖太阳活动、电离层变化、临近空间环境的综合立体观测能力,实现了对广东省从“区域”到“局地”的电离层精细化、自主化监测。
在整个保障过程中,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定时发布广东省空间天气周报,通过多种渠道将包含太阳活动、地磁场活动和电离层天气的实况与预报信息,精准推送至相关活动单位与无人机飞行团队,为飞行表演的规划与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现场护航 实地监测

据了解,在10月28日的彩排关键节点,保障团队进驻现场,实时实地监测表演区域的卫星导航信号质量、电离层闪烁强度、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和扰动强度等关键空间环境参数,为飞行指挥团队提供了分钟级的数据支撑,有效确保了数千架无人机编队飞行的精准协同与绝对安全。
从幕后到台前,从天基到地基,科技力量为全运会倒计时活动的顺利举办筑牢了安全屏障。千架无人机编队在当晚圆满完成了正式表演,在花城夜空中绘就了一幅完美无瑕的壮丽画卷。
据悉,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空间天气保障团队,后续还将继续为全运会各项赛事及活动提供保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