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是国家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10月21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全运年看广州系列发布会——“广州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广州将聚焦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等六大方向,着力打造全球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和发展高地。
将构建“6+X”发展体系
广州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市委科技办专职副主任孙翔表示,为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广州系统谋划,前瞻布局,近期正式出台《广州市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绘制了未来产业新图谱,提出构建“6+X”发展体系。
具体而言,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广州将依托亿航智能、文远知行、广汽埃安等全球领军企业构筑的先发优势,面向未来出行、无人工厂两大场景,打造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
在具身智能领域,以琶洲人工智能集聚区为承载,以小鹏、广汽机器人的自研能力为突破,以里工、高擎的产业化能力为支撑,加强核心技术、关键部件、整机研发的全产业链布局,加快在智能制造、康养服务等场景规模化落地。
在细胞与基因领域,依托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等平台,发挥广州市人源器官培育、TCR-T疗法、活体器官移植等领先成果优势,推动基因治疗、靶向递送等前沿技术临床转化。
在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领域,聚焦6G通感算一体化和量子通信优势,打造超级无线宽带等五大场景。
在前沿新材料领域,依托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等平台,金发科技等17家上市企业梯队,布局超导、新能源与电子信息、生物医用与智能制造等高端核心材料体系,抢占先进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未来健康等产业领域竞争优势。
在深海深空领域,凭借“梦想号”万米钻探船、中科宇航商业火箭、海格通信北斗导航等拳头重器,推动深海机器人、海洋牧场、可回收火箭、卫星数据服务等商业化发展。
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
面向未来技术前沿,《实施意见》同时提出,建立“技术预见—动态评估—赛道孵化”机制,持续跟踪脑科学与脑机接口、绿色氢能等X个潜力方向,确保产业布局更具前瞻性。
据介绍,当前,广州市未来产业已集聚相关企业超2000家,科研机构超180家、国家级创新平台超40个,一个生机勃勃的未来产业生态正加速形成。
《实施意见》还提出,坚持“市场需求导向、政府引导推动”原则,构建“场景挖掘—场景策划—场景发布—场景对接”全流程机制,计划建成10个未来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5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100个首试首用应用场景,为未来产业提供“市场试验田”。
孙翔在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广州市正加快构建南沙、番禺及海心沙“2+1”未来出行场景体系:广州支持南沙区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支持番禺区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陆空一体化智能出行分中心;大力推进海心沙全空间智能体系体验中心建设,集中展示智能无人系统领域新产品、新技术及新应用,将海心沙打造成为“科技岛、未来岛”。
“未来已来,唯创者先。广州将强化统筹,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见效,汇聚各方力量共同绘制广州‘第二增长曲线’,在新征程上赢得新优势、赢得新未来!”孙翔说。
文|记者 罗仕 通讯员 穗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