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的“新海珠·新愿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暨广州“城央生态圈未来计划”发布会在广州市文化馆启幕。
这是广州城市史上极具标志性的一幕:一条全球稀缺的“中轴+湿地”超级格局,在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城市中心区被正式提出。这不仅是海珠的战略进化,更是广州面向全球递出的生态答卷。
这场被视为“广州城市进化历史转折点”的高规格研讨,汇集来自城市规划、生态保护、产业经济等领域的权威专家,与国际消费品牌代表、头部开发商共聚一堂,擘画“世界级城市客厅”的2035年发展蓝图。首次披露了新中轴南段千亿级投资规划、区域旧改规划及进程、海珠湿地生态蓝图、城市发展未来创想等重大议题,未来将以超大城市中心区生态发展范式,构筑中国面向世界的生态会客厅。
值得期待的是,9月20日晚,珠江两岸24栋楼宇将亮灯,同步无人机将携led巨幕腾空而起,以一场璀璨的光影盛宴,向全城展示这一生态盛事的精彩成果。
对标世界案例:
全球视野下的中轴规划实践
广州正在以前所未见的战略高度,创作全球稀缺的“中轴+湿地”模式。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会长,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馆馆员刘海陵在研讨会致辞中表示,一座城市的城脉,就是它的“精神脊梁”。探讨“新海珠新愿景”,本质上就是在探讨广州文化的新表达。这个“城市客厅”能否成为“世界的海珠”的文化名片?关键在于它能否承载起广州兼容并蓄的文化气度,让摩天楼与湿地芦苇共生,让数字经济与岭南民俗相融,让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对话。
今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及残特奥会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启幕,广州作为开幕式承办城市与核心赛事承载地,正紧扣广州“办赛事就是办城市”宗旨,推动赛事筹备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这为海珠区打造“世界级城市客厅”、释放发展动能提供了关键契机。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副社长、副总编辑孙璇表示,作为广东省委宣传部主管的党媒,羊城晚报始终与政府、与城市发展保持一致方向。在此背景下,本次研讨会旨在为海珠区、广州城市中轴战略的实质推进建言献策,为中国超大城市中心区升级“生态经济共生”的范式样本添砖加瓦。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在《绿轴经济崛起:当国际中轴遇上国家湿地》的演讲中,通过纽约、伦敦等国际案例对比,深刻阐述了广州“中轴+湿地”模式的全球稀缺性。他强调:“这不是简单的空间叠加,而是要在湿地保护红线内发展绿色产业,如芯片设计、数字文创等知识密集型业态”,并提出,“纽约中央公园与曼哈顿的共生,是工业时代的经典;而广州‘中轴+湿地’的叠合,将定义数字时代的城央生态经济新模式。”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霍子文在《老海珠 · 新活力—— 新时代的海珠高质量发展进阶》演讲中,系统解读了中轴南段规划,以海珠区从工业时代到创新兴城的演进历程为背景,指出新中轴南段是广州战略转型的重要载体,并强调未来“依托珠江高质量发展带,优化新中轴高端资源布局,提升经济密度、创新活力与国际化水平,实现与老中轴历史文化、商贸功能及活力创新轴科创制造的错位协同。”
霍子文强调,该区域将依托全球最大城央湿地的生态本底,通过畅流园、文汇创意园等地块更新,布局科创与文化时尚功能,构建"一侧公园一侧城"的生态高价值发展圈,打造具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复合发展中脊。
南中国生态保护地:
全球最大城央湿地转身升级
海珠湿地作为全球最大城央湿地,不仅是广州绿心,更是南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名片。
如今,它正在从生态绿核转身成为广州城央生态圈的重要战略底盘。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生态保护,它以其完整的生态系统和巨大的环境容量,为城央区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载体和功能底盘。
海珠区湿地管理局副局长余飞军结合监测数据,展示了湿地生态效益:“目前观测到的鸟类物种较十年前大幅增加,未来将开辟更多生态教育线路,让市民共享‘绿色红利’。”2025年新一届羊城八景首度将海珠湿地及周边的艺术博物院、文化馆等纳入范围,海珠湿地今年频频登上中央电视台相关节目,这标志着海珠湿地及周边的景观价值、生态价值、人文价值得到了高度认可。
在这片生态底盘之上,广州正积极探索“湿地+”的发展新模式,推动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转化,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城央生态圈示范样本。海珠湿地的这场转身,正在重新定义超大城市中心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广州"芯"产业动力圈:
湿地畔的硅谷崛起
与传统产业集聚区截然不同,新中轴湿地板块正崛起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具特色的“湿地畔硅谷”。这里摒弃了珠江新城高密度摩天楼群模式,转向低密度、高绿容率的生态化科创空间,精准定位于“环境敏感型”未来产业。
在“城央生态圈未来计划”价值实现路径的圆桌对话中,专家们一致认为,中轴南段应重点依托生态资源,培育“环境敏感型”新兴产业,如低碳科技、生态金融等。研讨会透露,该区域已吸引一批半导体设计企业和低空经济相关项目落户,“湿地畔的硅谷”发展愿景正逐步清晰。随着东风村、三滘村等改造地块进入实施阶段,规划目标旨在推动中轴沿线达成“文商旅融合样板区”“国际消费标杆区”以及“数字经济示范区”的目标定位。
中轴上国际消费场:
世界滨水商业新地标
依托广州新中轴南段千亿级规划,该区域正加速构建世界级消费主轴,形成滨水商业旗舰集群、高端酒店群与文旅配套等核心消费场景。其中海珠悦榕庄项目代表、广州合利创兴集团有限公司酒管事业部总经理陈培才现场提到“悦榕庄项目已正式落址湿地畔”,并充分肯定区域商业潜力及发展前景,未来将与海珠湖同创汇、大塘TOD等项目连片开发,形成高端消费集群,推动形成以“低碳消费、生态体验、文化创意”为特色的商圈新范式。
中海大境项目作为城央生态高端居住圈的启动项目,以36万方E-TOD城芯综合体实景呈现,中海地产广佛公司总经理郭良栋现场介绍到,项目将对于生态的思考延伸到红线以外,希望形成外有大绿洲,内有小绿洲的生态格局:巧妙结合河道及两岸条件,提升河岸景观,贯通滨水步行体系,形成浮岛式的大形态,从空中俯瞰,与绿洲充分连接,达到一体化融合的效果。
在大境,有各类球场、户内户外泳池、儿童成长运动系统、健康跑道及慢行道等较为完善的配套,可以满足全龄段的健康活力生活需求。在硬件之外,中海大境也致力于倡导并落地健康的生活方式。随着新中轴的贯通,城央绿轴的优势将更加突出,中海大境的独特价值也将日益凸显。
广州城央生态圈:擎动未来10年发展极
这场高规格研讨标志着广州中轴战略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为中国超大城市中心区升级提供了“生态与经济共生”的范式样本。活动当天,来自住建、海珠区政府及规划、生态、产业等领域的权威声音,共同勾勒出未来蓝图——一个以“全球湿地经济样板间”“候鸟与创投齐飞的城市客厅”为生动注脚的中轴愿景。
当纽约的中央公园、伦敦的海德公园仍在探索生态与商业的静态平衡时,广州正以“湿地中轴”的超级架构,创造城央价值的新维度。这不仅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诠释,更是中国超大城市向世界提交的“生态发展”答案。随着十五运筹备工作的全面推进,一条贯通经济、生态与文化的世界级廊道正在加速成形。未来10年,它将成为大湾区最耀眼的“活力中脊”,以前所未有的生态智慧,擎动广州迈向世界城市的新时代。
文 | 范晗越
图、视频 | 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