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鄢敏 通讯员 全小晴 袁园
9月1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一批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涵盖工程纠纷多元化解、产权司法保护、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回款难”和助力破产企业实现重生等方面。
此次共发布10个案例。其中,在某文广旅体局与某文旅公司、某市政公司等合同纠纷案中,法院运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联合多方力量促成和解,推动文旅项目完工运营,保护企业投资权益。
在艾某史密斯公司与万某公司等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法院对职业侵权者适用惩罚性赔偿,维护企业驰名商标及字号的合法权益。
在某医院与某医疗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某钢材公司与某建设公司买卖合同纠纷案中,法院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依法保障中小企业及时回笼资金,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据悉,近年来广东法院坚持依法平等保护、实质解纷,推进涉企纠纷多元化解,与省工商联、中小企业协会等完善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对类案数量庞大的批量性纠纷推广“示范判决+类案引调”,降低企业解纷成本。
同时,广东法院积极参与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机制构建,优先清偿已经进入司法程序的拖欠企业账款案件,助推企业复苏发展;持续优化涉企诉讼服务,深入落实企业涉诉信息说明服务机制,优化科创金融司法服务模式,助力解决初创科技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融资难问题,为重大战略科技项目融资提供精准司法服务。
去年至今,全省法院共发出39份涉诉信息说明函帮助企业修复信用,坚持积极拯救和及时出清并举,组建“政府+社会”“政府+法院”等企业重整服务平台,依法支持推动建设大湾区重整中心进程;实施小微企业快速重整和简易清算,破产办理成本下降超过30%,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10个月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