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周聪 周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郭思琦 周聪
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巍 邓鼎园
9月16日上午,全省见义勇为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钟威、全国见义勇为勇士刘亮的亲属刘小双、全国见义勇为勇士卢军作为代表发言,讲述义举背后的故事。
钟威:火海救人,徒手掰门抢出“生命通道”
今年5月1日上午9时40分,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永安大道路段一公交车站附近,一辆白色小型轿车与一辆蓝色三轮摩托车猛烈相撞,三轮摩托车瞬间侧翻,随即燃起熊熊大火。
“当时我恰好路过,第一时间拨打了120。看到驾驶员昏迷,被困在起火的车里,我没多想,就一个念头,把他救出来。”钟威回忆道。
“第一次尝试救人没有成功,还传来两声爆燃声,大火一下子把我逼退了。”钟威没有放弃,短暂观察火势后,他判定还有救援机会。他咬着牙,再次弯下腰,从车前挡风玻璃处拼尽全力徒手掰车门,硬生生掰出一条“生命通道”,将昏迷的驾驶员拖拽出来,转移至安全区域。
“为什么会冲上去救人?”这成为事后最常被问起的问题。他的回答朴实而真挚:“当时没有多想,也来不及多想。只是出于本能,去阻止不好的事情发生。”
钟威的这份善良,不仅源自本能,更源自深厚的家庭熏陶。钟威的父亲是退伍军人、老党员,常常教育他要做一个善良、勇敢的人。日常工作中,钟威也是一名兢兢业业的基层干部。巡护河堤、跑到田间学习、为村民们讲解政策、为农户的种地补贴奔走……这些都是他工作的常态。
钟威的义举,也获得官方肯定:5月3日,始兴县见义勇为评定委员会发布了关于拟确认钟威见义勇为行为的公示;7月21日,他荣获第十五届“全国见义勇为模范”称号。
“如今回想起来,我只是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国家和社会却给了我无上的荣誉。”钟威表示,“我一定会珍惜殊荣,再接再厉,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继续帮助更多的人。”
刘亮: 寒江救人,舍身一跃挽住“生命之光”
今年3月5日凌晨5时许,潮州某企业工作群里一条同事何某的轻生信息,让刚下夜班的刘亮瞬间清醒。他立即报警,随后拉上谢桂、苏树桂火速赶往韩江北堤。彼时天色微亮,江风凛冽,何某半身浸在冰水中,对劝导置若罔闻。7时28分,何某突然向江心深处走去,刘亮三人毫不犹豫跃入寒江。
眼看何某即将被江水淹没,三人用尽气力形成“人墙”,死死拖住何某,一寸寸将其拉向浅水区。可就在何某获救瞬间,精疲力竭的刘亮被暗流卷向水底,谢桂转身救援时也被吞噬。当消防“蛙人”在下游50米处找到谢桂时,他仍保持着双臂前推的救援姿势,年轻的生命已然停止跳动——刘亮仅18岁,谢桂也只有23岁。
“他从小就心善,见不得别人难。”刘亮的姐姐刘小双说,刘亮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也是唯一的男孩。父母对他虽疼爱有加,却从不忘教导他做人要正直。
“弟弟心中一直藏着一个‘军营梦’。”刘小双回忆,今年春节,弟弟还说等年满18岁,想去当兵,保家卫国。可谁也没想到,这个充满朝气的少年,没等到穿上军装的那一天,却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刘小双表示,接下来的日子,一家人会带着弟弟的精神,继续去帮助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阳光和善意。
卢军:勇斗持刀歹徒,家风军魂铸就胆气
“今天站在这里,我心里又热又沉——热的是想起那天大家并肩面对危险的拼劲儿,沉的是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在现场发言的,还有为守护周围居民安全直面尖刀利刃的卢军。
2024年11月7日下午5时40分左右,陆丰市某工地内发生持刀伤人事件。一名情绪失控的歹徒,用手臂死死勒住一位同事的脖子,手里挥舞着锋利的刀具,疯狂威胁着周围的人群,彼时,已有两名群众受伤倒地。
面对险情,卢军毫不犹豫冲上前去,与歹徒展开激烈搏斗。在同事夏雷和崔志愿的协助下,控制住歹徒。
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勇气并非偶然,而是卢军在家庭教育与军人经历中,一步步沉淀下来的精神底色。
“父母的言传身教塑造了我的底色。”卢军讲述,他的母亲曾是民兵连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父亲则从小教导他做人要正直善良。这些朴素道理成为他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面对危险,保护同事,既是岗位职责,更是做人本分。”
那股“冲上去”的勇气和本能,更源自他曾是军人的身份。卢军坦言:“部队教会了我勇敢、担当和使命!这份刻在骨子里的军人本色,在危急时刻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
事后,各级党委、政府对三人的义举给予了高度肯定。但卢军依旧保持着谦逊:“我只是做了一个普通员工、一个退役军人该做的事。看到他人危难,伸出援手是本能,更是道义!”
谈及未来,卢军表示会把这份荣誉化作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