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活力广州 精彩一夏”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青少年交流周活动在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总部基地(南沙区少年宫)正式启动。本次活动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执委会志愿者部、团市委、市科协、市少工委等单位联合主办,围绕“科普一夏”“非遗一夏”“志愿一夏”“运动一夏”四大主题,吸引了穗港澳三地1000余名青少年和家长代表齐聚南沙。
在“科普一夏”主题区,现场俨然成为一片未来科技的海洋,气氛热烈。广州市南沙区第一中学的郭康明同学分享:“我最喜欢的项目是科普大篷车,在观察克莱因瓶过程中,让我感受到了解密时空维度的科学魅力。”
从锻炼编程逻辑的ATC编程机器人,到零基础也能轻松上手的PP9实物编程机器人,再到展现高超AI算力的元萝卜下棋机器人,一系列机器人互动项目让青少年们大开眼界。而在电路创新制作展台,孩子们亲手焊接电路、组装“太空探测器”和“智能寻轨器”,体验从理论到实践的创造快感。
“非遗一夏”体验区充满了文化韵味。在广绣和粤剧摊位,有的青少年在导师的指导下第一次拿起绣花针,有的青少年有模有样地学起了粤剧身段,还有的青少年们动手制作特色雪梨百合饮。朝天小学潘郭俊同学表示:“在学习制作朝茶、制作二十四节气养生药膳等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还学到了许多中医养生知识,也让我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感到无比自豪。”
汗水与欢笑交织在“运动一夏”的赛场上。该区域将传统体育与现代趣味运动完美融合,无论是古代的蹴鞠、投壶,还是现代的超级足球、趣味保龄球,都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参与。广州市南沙区港龙中英文实验学校的香港籍学生郑雅霏表示:“想到全运会将在我们大湾区举行,我感到非常自豪和期待,希望到时候能去现场为运动健儿们加油鼓劲!”
据了解,在交流周活动的前一天,“广州市湾区少年科学院总部”在广州市第二少年宫正式揭牌,并发布“科技赋能少年”四个100计划,通过聘任100个科技导师、设计100个科普课程、征集100个奇思妙想、征集100个科普作品,为青少年科技素养培育赋能。
在接下来的一周,“四个一夏”的主题活动将持续为青少年们敞开大门,让这次交流周成为青少年们心中一段难忘的“湾区记忆”。
文 | 记者 张小悦 通讯员 穗团宣
图 | 通讯员 穗团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