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太史家宴,有钱都未必食得到。”这是流传于清末民初的一则美食佳话。当年一位难求,如今已走进寻常百姓家。鸡子戈渣、太史凤凰羹……多道菜肴做法讲究,以粗料精做为精髓。
据悉,“江太史”江孔殷生于广东佛山南海太史第,他在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考试考中进士、入翰林院,人称“百粤美食第一人”。他带领家厨研发各色菜肴,宴请各方宾客,孙中山、梅兰芳、廖仲恺等社会名流都曾是座上客。
2023年4月,江太史家宴被列入佛山市禅城区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看看“太史家宴”中的功夫菜是如何炼成的——
制作时长超3小时的太史鹧鸪粥就是一道几近失传的滋补美食。用鲜活鹧鸪拆骨起肉,配上干贝、上等药材熬成汤底,加入米粒大小的新鲜铁棍淮山、手剁成糜的鹧鸪肉煮成粥。虽说是粥,其实里面没有一粒米,鲜香无比。
而制作时长超72小时的太史柚皮更是粗料精做的代表,趁柚子皮青而厚时采摘,剥皮晒干,去除苦涩味之后用鸡汤、鸡油、虾子一起焖,让柚皮吸满高汤精华,再加鲍汁收尾,味道浓郁,入口即化,令食客感叹时间的魔力。
今时今日,大家都知道人工和心思多么值钱。在佛山,得到江家第四代传人授权的“班采·太史家宴”向大众推出多款昔日名菜。食客感受到的不仅是出人意表的用材、搭配、烹饪手法和味道,更可以看到厨师耗时费力、精益求精的超卓功力和心思。
文、图|邓伟东
海报|蔡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