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全产业链研发、测试创新基地在天津启动建设。该基地计划投资近20亿元,建成后将涵盖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信息安全、车联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36个先进实验室,包含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千余项研发测试项目。目前,部分实验室已投入使用。新基地将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形成服务全球的核心能力。
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增产值将超过2万亿元。随着产业的发展,对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也提出了新要求。今年4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强调杜绝虚假宣传与过度营销,确保功能命名科学严谨。6月,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了关于征求《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项目意见的通知,由工信部提出,委托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智能网联汽车分会执行,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项目周期22个月,于2024年3月22日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