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十五运会举办在即,如何让运动员们在比赛之余吃得好、吃得安全?9月11日,羊城晚报记者走进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运动员食品广州区域总仓与广州酒家集团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探寻十五运会“舌尖上的秘密”。
食材“一码溯源”
广州农产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作为广州赛区运动员食材运营服务商,负责广州赛区所有运动员食材遴选、采购、入仓核验、储存管理和出仓配送等供应保障工作以及佛山、阳江、湛江、肇庆、清远、梅州、云浮赛区等7个省内赛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赛区运动员六大类食材的采购保障工作。
在广州农产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自有冷库“长运冷链物流中心”中,记者发现,每箱食品上都贴有一张白色“身份证”。
“每个进入冷库的食品,我们都会贴上一张溯源码,用八个字来概括我们的产品,那就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广州农产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所有采购的食品来到冷库,首先会进行抽检,一是确保品质,二是确保食品安全,抽检完成之后,才会贴上溯源码,进入冷库。
在小小的溯源码上有大量的信息,包括产品来源、检测、生产日期、到仓日期、在仓前检测报告、在仓检测报告以及产品流向、使用情况等,都可以扫码查看,从源头到餐桌,运动员们吃进嘴里的每一样食品都清晰可追溯。
“五专”体系护航“老广味”
走进利口福的生产车间,一个个叉烧包正在干净整洁的现代化生产线上生产。除了叉烧包外,干蒸烧卖、虾饺等广式茶点也是利口福供应给十五运会的地道“老广味”。
作为十五运会运动员食品的核心供应商,利口福构建了严密的“五专”保障体系。
首先就是源头把控。利口福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我们与组委会指定的供应商合作,对所有原料实施‘四个统一’管理,即统一验收、检测、储存、生产。”以肉类为例,每一批进场都不仅要经过常规的瘦肉精、兽药残留检测,还必须通过严格的兴奋剂专项筛查,从源头上彻底杜绝任何潜在风险。
在十五运会期间,利口福组建了专项生产团队,团队人员必须接受反兴奋剂知识和赛事保障规范专题培训,并通过严格的健康检查与背景审查。在生产期间,利口福实行“封闭式管理”,开辟独立供会产品生产线,在设备清洁、维护保养及生产环境管控等方面执行严于日常的标准。
为了保障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新鲜,利口福建立了严格的仓储运输管理体系。设立运动员食品专用仓库区域,实行“待检区-合格品区”分区存储管理模式。产品必须经过食品安全与食源性兴奋剂指标抽检合格后,方可转入合格品区。所有供会产品均加贴特制的十五运会标签,醒目标注赛事专属标识,便于精准识别与管理。在物流环节,采用封闭式冷链专用车辆专车运输,车内配备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确保产品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环境。
文、图|记者 罗仕 实习生 李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