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友们
听说李现又来越秀啦!
有幸运的小伙伴偶遇了吗?
9月10日晚,演员李现现身广州艺术博物院出席品牌活动时,与粉丝分享了自己的广州见闻。他透露前一日抵穗后立即开启城市探索模式,特别推荐了一条“适合摄影爱好者‘扫街’的人文小街”,虽然当时未能说出具体名字,但表示将在社交媒体分享摄影成果。
这番话语立即引发网友热议
很快有人破译出这条神秘街道
正是位于
越秀区中山六路的
旧南海县社区
穿越时空的建筑博物馆
旧南海县社区并非普通街巷,而是一本立体的历史教科书。
这里曾是明清时期南海县衙所在地,隋唐时已纳入广州府城辖地。主街巷惠吉西和惠吉东路的得名,则是按照往时附近街巷的名称“惠爱”“惠福”等,取名“惠吉”。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州很多华侨回乡置业,当时惠吉东路、惠吉西路的南面惠爱西街(今中山六)和惠爱中街(今中山五)都是商业中心区,北面则有着宽阔的田野、起伏的山丘,旺中带静,环境十分宜居。所以很多华侨选择此地建房,与将军东、惠爱路、德政路及越华路形成了一个华侨居住区。他们将传统岭南元素与西式洋楼风格完美融合,创造了红砖外墙与雕花飞檐相映成趣的建筑奇观。
行走在这里,仿佛步入时空交错的长廊。一侧是岭南传统的镬耳山墙、青砖石脚,另一侧则是西式拱券门窗、雕花栏杆,中西文化在这里不是简单的拼接,而是经过时间酝酿的有机融合。著名作家欧阳山创作《三家巷》时,正是以这个街区民国时期的聚居形态为原型,笔下人物的悲欢离合与这些建筑息息相关。
改造重生:老城区的绿美蜕变
旧南海县社区的窗阳台改造,是广州“微改造”中的一抹亮色。它不同于大拆大建,而是以一种更精细、更尊重历史的方式,让老城焕新。
社区与华南农业大学等专业机构合作,通过推行窗阳台绿化项目,鼓励居民自种绿植。这不仅美化了家居环境,提升了街区生态颜值,更逐步提高了居民的绿美意识,让花草重新走进居民家中,点缀日常生活,恢复花城家家种花、爱花的传统。
这些由居民精心打理的窗阳台,如同镶嵌在历史建筑上的绿色宝石,形成了“看不见”的城市自然。它们从私人空间向外延展,与街巷的公共绿化融为一体,模糊了家与社区的边界,实现了生态空间的活化再生,让整个街区仿佛一个充满生机的立体花园。
如今漫步在旧南海县,你会看到传统西关大屋旁开着时尚咖啡馆,民国洋楼里藏着独立设计师工作室,古老榕树下摆放着现代艺术装置。这种历史与当代的对话,不仅没有削弱街区的历史感,反而创造了独特的文化张力,使这里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打卡地。
摄影天堂:光影之间的时空交错
对于摄影爱好者而言,这里无疑是“天堂”般的存在。
清晨时分,阳光斜照在红砖墙上,投射出斑驳陆离的光影;午后,老街坊在榕树下下棋聊天,构成生动的人文画卷;黄昏时刻,暖黄色灯光从咖啡馆透出,与夕阳余晖交织成梦幻般的场景。
这里每个转角都可能出现惊喜——可能是一扇精美的彩色玻璃窗,可能是一处精致的砖雕,也可能是一条通往另一时代的小巷。
城市漫步:感受广州的温度与深度
享受旧南海县最适合的方式是慢行探索。
可从六榕路入口开始,先参观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六榕寺,感受千年古刹的宁静与庄严。随后转入惠吉西小巷,细细欣赏两侧建筑细节,观察中西元素如何巧妙结合。
不妨在街角咖啡馆小憩,品尝广式奶茶与西点完美融合的创意饮品;或者探访隐藏在小楼中的独立书店,寻找关于广州历史的珍贵读物。如果时间允许,一定要等到傍晚,看街灯渐次亮起,整个街区仿佛回到百年前的浪漫时光。
文化传承:记忆与未来的交汇点
旧南海县社区的价值不仅在于它的过去,更在于它如何连接未来。
这里没有沦为尘封的博物馆,而是持续生长的活态社区。老居民依然在这里生活,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新创客则带来创新理念,为老街区注入新活力。
这种代际交融、文化共生的模式,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宝贵范本。它证明历史保护不一定意味着冻结时间,而是可以让传统文化在现代语境中重生,获得新的意义和价值。在这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这个富含生活诗意的社区,提醒我们慢下脚步,欣赏身边的风景,发现平凡生活中的非凡之美。
不妨追随李现的足迹,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季节,开启一场穿越时空的城市漫步,亲自解锁这座百年侨乡的时空密码,感受广州这座城市最深层的温度与故事。
游览小贴士
【地址】
旧南海县社区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
【公共交通】
地铁1号线西门口站B出口
或2号线公园前站K出口
步行约400米
公交至“中山六路”站
【门票】
无需门票 直接游览
期待李现在社交媒体上
分享他的摄影作品
也欢迎每一位摄影爱好者
和城市探索者
来这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
发现越秀老城的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