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赵映光报道:9月11日上午,伴随着多种具有高经济价值的海鱼苗跃入湛蓝海域,全国首个吸力筒基础桁架式“风渔融合”项目——“盛唐一号”海洋牧场在汕头南澳正式投产。
据悉,这座矗立于风电场间的“海上智能粮仓”,是汕头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首个示范项目,通过立体式用海、复合化开发模式,可实现海域资源集约利用,形成“水上发电、水下养鱼”的“一片海两种收成”循环经济体系,标志着广东省在探索集约式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上取得新进展。
“它不仅是‘海上粮仓’,还是一座‘蓝色能源站’。”据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娄淑军介绍,“盛唐一号”跨距达38米,高度56.5米,总重约1760吨,是全国首个采用吸力筒基础桁架结构的“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具备抵御16级超强台风的能力,养殖水体达1.36万立方米。
何谓吸力筒基础桁架结构呢?“这是一种底端开口、顶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娄淑军形象地比喻说,“你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巨大的‘海底吸盘’,它不仅能‘吸’在海底,保障结构稳定,又能‘拔’起来,实现整体迁移,这种基础具有免打桩、安装快、经济环保等优势”。
记者在活动现场了解到,“盛唐一号”投产后预计年产高经济价值的海鱼约180吨。这些海鱼不仅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后续的捕捞、运输、销售等环节也将带动海洋物流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为汕头海洋经济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