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东莞市常平镇沿河西一路松岗-先建联通渠护岸(位于岗梓牌坊往常平沿河西一路方向)发生坍塌。经现场核查,此次垮塌未造成人员伤亡及车辆受损。9月11日,常平镇宣教办曾先生对“记者帮”表示,常平镇政府已落实事发点安全施工围蔽,并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应急和修复方案,同时开展全镇堤围安全情况排查,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估计事发原因调查要数天后才有正式结果。”
9月9日10时30分许,东莞市常平镇沿河西一路松岗-先建联通渠护岸发生坍塌事故,坍塌长度约76.3米。该护岸位于岗梓牌坊往常平沿河西一路方向,紧邻寒溪河。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水务、应急、交通、交警、供水等部门及属地村委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同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
一位在东莞负责道路设计、施工的工程师钟先生向“记者帮”分析,近几天当地的台风雨量大,堤下的雨水管接驳口可能由于水量过多而脱节,雨水不断冲刷令堤身泥土流失,导致道路坍塌。钟先生表示:“因工作的关系,我经过该处多次,这条堤路比较老旧。”
常平镇近期经历了持续强降雨天气,这可能是导致护岸坍塌的重要诱因之一。据气象数据显示,9月9日当天,东莞仍有频繁降雨,间中雨势较大,累积雨量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局部伴有雷暴和8级左右阵风,事发前 12 小时内录得超过 50 毫米降水。9月8日,东莞已出现暴雨转大到暴雨天气,东南风达4-5级转3-4级 。8月4日,常平镇曾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常平镇将处于暴雨多发期。据东莞市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预计东莞9月雨量200~220毫米,较常年同期(184.5毫米)偏多一两成,主要有3次降水过程,分别出现在7-11日、21-23日和26-28日 。
同时,护岸结构的老化也是导致坍塌的重要因素。常平镇松岗-先建联通渠护岸可能已经使用多年,结构材料逐渐老化,承载能力下降。钟先生表示,常平镇属于东莞中北经济片区,区域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包括滑坡、崩塌、潜在不稳定斜坡,这可能也与此次护岸坍塌有关。
常平镇作为交通枢纽,车辆流量较大,长期的车辆荷载可能对护岸结构产生累积损伤,降低其稳定性。类似案例显示,一些建成时间较久的护岸工程,由于长期受到自然因素的侵蚀,结构材料会逐渐劣化,导致整体稳定性下降。2024年10月27日,东莞大堤(厚街水道段)曾发生部分坍塌,该段堤防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2007年进行了加高处理,但由于城市发展,车辆增多、树木根系生长等因素,堤防出现了沉降或裂缝 。事发后,南城方面安排了施工队伍对堤防塌方段进行钢板桩支护,避免塌方范围扩大。
目前本次坍塌事故的具体原因仍在调查中,从现有信息来看,近期持续的强降雨是直接诱因,护岸结构的老化、整体稳定性下降等是重要因素,当地在多雨的时期应增加对堤坝、护岸等结构的排查和维护,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文 | 记者 梁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