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河流
奔流不息
流过烽火
见证凯旋
奔向未来
那些烽火岁月中来自广东的不朽身影
那些不屈的呐喊与抗争
在岁月长河中
愈发透亮,生生不息
9月3日
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包括检阅部队。
敬英雄,敬胜利,敬和平,敬未来!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让松花江成了回不去的家乡
广东各界民众纷纷声援东北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
以广东籍子弟为主的十九路军
粉碎了日军“4小时占领上海”的狂言
各界民众组织义勇军、敢死队、救护队、运输队等捐款捐物
在前线及后方援助抗战
淞沪抗战成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群众运动
1938年10月
吴勤带领抗日义勇队伏击日军运输船
打响了广州南郊武装抗日第一枪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
茅盾、何香凝、邹韬奋等在香港的文化名人和爱国民主人士深陷危险之中
共产党人历经11个月
将八百多名文化界人士、爱国民主人士等转移出香港
被称为“抗战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1945年1月19日,临河的寮洲仔炮楼
为保证主力部队顺利攻克敌人
东江纵队少年班的少年们坚持到最后一刻
打出各自最后一颗子弹后
抱枪从炮楼跳下东江
慷慨就义
1945年日军投降前夕,广州珠江畔长堤
广州地下党成员以东江纵队和珠江纵队的名义起草《告全市同胞书》
在全市范围内大规模散发抗日传单
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胜利的消息号召人民起来斗争
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8月
广州地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中山纪念堂举行
黄河的咆哮
长江的翻滚
珠江的奔涌
永定河畔不屈的号角
延河边回荡的不朽战歌
都是民族的血脉奔流
所有故事汇聚成不息的川流
映照着这片闪耀着和平之光的万里晴空
出品:许芳、柳剑能
策划:赵东方、邱敏、汤新颖、何超
统筹:何超、王晨阳、麦蔼文
翻译:吕云、温俊华
实习生:张雅琪、赵雨莹
协助: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于梦江、贺涵甫、李晓璐、陈明、叶卡斯
制作:广报G视频
史料指导: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鸣谢:广州市档案馆、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中山纪念堂
(相关场景对话设计根据历史资料进行艺术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