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全职妈妈,社会上的高知女性,在家务活繁忙工作之余,依然有热心和热情从事志愿服务。
记者8月30日从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道获悉,该街道近期通过打造“绘本妈妈”能人工作室,吸引全职妈妈、高知女性等群体组成志愿者队伍。不仅将传统的亲子阅读教育由家庭扩展到整个街道社区,还探索出“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记者8月30日在滨江街道党群服务中心看到,当天下午在此举办的“绘本课堂”座无虚席。“绘本妈妈”志愿者们在课堂上结合绘本,向孩子们家长们讲述岭南民俗故事、红色经典故事。整个课堂氛围,犹如普通家庭的妈妈向孩子讲述故事般,但范围和受众则由家庭扩展到整个社区的家长和孩子们。
记者从滨江街道获悉,为充实社区治理人才储备,滨江街道以“挖掘—培育—使用”的人才闭环为目标,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方式广纳贤才,吸引教师、白领、全职妈妈等不同群体主动报名。截至目前,招募了18名来自社区的全职妈妈、高知女性组成志愿者队伍。
所招募的志愿者加入“绘本妈妈”能人工作室后,街道专门邀请绘本专家驻场授课,从儿童心理学角度解析绘本叙事逻辑,结合亲子共读场景向志愿者传授讲读技巧;针对妈妈群体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创新推出“弹性课时制”——通过专属小程序实现课程预约、视频回放、在线答疑,既保证了培育专业性,又让服务更有温度。经培训后的“绘本妈妈”志愿者,既保留了家庭中向孩子讲故事的技巧,其讲述技能也得到提升适于面对大众读者。
“既能陪孩子读绘本,还能为社区出份力,这样的机会特别有意义。”家住滨江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附近的全职妈妈李女士表示,如果没有这一机制,她的生活可能只局限在家庭,如今则可以分出一部分精力服务社区。
“以前担心培训和带娃冲突,没想到工作室的‘弹性课时’这么贴心,错过直播还能看回放。”“绘本妈妈”志愿者张女士表示,以前总担心业余时间服务社区会占用平时工作和休息时间,现在看起来街道通过创新机制,让忙于家庭家务社会工作的女性也有时间和空间服务社区。
“通过绘本里的红色故事,孩子第一次主动问我‘什么是长征’。”在一场“红色绘本共读”活动后,家长王先生分享了意外收获。
记者从海珠区滨江街道获悉,“绘本妈妈”能人工作室已成为街道撬动社区治理的“文化支点”。街道依托这支队伍打造“邻里共读日”“社区读书会”,通过故事接龙、绘本戏剧等互动形式,让居民在阅读中增进交往;“群众自组织+专业引导”的模式,精准对接居民日常关切和文化需求,既丰富了为群众办实事、谋幸福的微实事内涵,又提升了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实现“文化赋能”与“治理增效”的双向奔赴。未来滨江街道将继续深化‘绘本妈妈’能人工作室建设,推动阅读服务与智慧平台、商圈资源、全龄需求深度融合。让更多“绘本妈妈”志愿者成长为文明传播的“蒲公英”,真正以“微实事”托起“大民生”。
文|记者 梁怿韬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