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黎秋玲报道:8月30日是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29日上午,残特奥会组委会在广州举行“奋进100天 湾区共逐梦”新闻发布会,介绍赛事筹备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关心的问题。记者了解到,残特奥会各项筹办工作已全面进入冲刺阶段,整体平稳有序。
新建比赛场馆为历届最少
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提前比赛项目共有15项,截至目前已开展3项,还有12项将在开幕式前举办。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东省残联理事长陈学军介绍,全国已有9735名残疾人运动员、教练员报名参加,总规模创历届残特奥会新高。
场馆改造方面,广东赛区共有36个比赛场馆(场地),其中22个与十五运会共用,14个为残特奥会专用,且均为现有场馆改造,是历届残特奥会新建场馆最少的一届。目前,除1个临时搭建场馆外,其余均已全面完工,通过体育工艺验收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
此外,1160个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完工率近80%;7个机场、25个高铁站点的绿色通道和无障碍通道建成,涉赛道路基本完成路域环境整治,全覆盖医疗保障体系也已构建。
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表示,香港将承办残奥项目硬地滚球、轮椅击剑、乒乓球(TT11组)及特奥项目乒乓球,还会举办大众项目轮椅舞蹈。
残特奥会澳门赛区则将承办两大运动会羽毛球项目,届时将产生28枚金牌。
奖牌和体育图标亮相
发布会上展示了奖牌、体育图标、7套残特奥会服装等。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体育图标和运动造型设计师、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刘平云介绍,吉祥物设计以中华白海豚为元素,造型萌宠可爱,体育图标还创新加入三朵对应三色的小水花,区别于往届单色设计。
残特奥会竞赛部副部长陈土新则提到,奖牌正面海浪纹传递奋进力量,背面中华白海豚浮雕配盲文,背景港珠澳大桥体现同心融合。
引入脑控技术和AR导航
“此次残特奥会既是展现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是展示广东科技助残成果的舞台。”残特奥会省执委会高科技专班副主任、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在回答羊城晚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科技元素将深度融入赛会每一处细节。
夏奇峰介绍,广州、深圳等赛区已主动发布场景需求清单,广州赛区推出的“脑控技术赋能重度残疾运动员”“残障人士全域导航”等场景,已吸引20多家企业参与路演,精准匹配赛事需求;深圳龙岗残特奥会自行车赛场引入导盲眼镜、爬楼轮椅;佛山南海体育中心引入手语翻译系统;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AR室内导航系统更实现了场馆内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