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据36氪汽车报道,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CEO 靳玉志公布了一组数据,展示了华为汽车业务的阶段性成绩。截至今年 7 月,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车辆达到 100 万辆,华为激光雷达的发货量超过 100 万台,华为辅助驾驶累计里程数达到 40 亿公里。到今年 8 月底,共有 28 款与华为合作的车型上市,涵盖“五个界”和阿维塔、深蓝、岚图、猛士、传祺、方程豹、奥迪等品牌。
靳玉志认为,华为在汽车领域取得这些成绩的核心原因是长期主义战略眼光。华为车 BU 从 2014 年开始投资,用了超过十年的时间,投入大量研发资源,才实现当期盈利。华为坚持技术研发、满足用户需求,而非单纯追求商业化。在辅助驾驶技术路线选择上,华为倾向于 WA(世界行为模型),而非 VLA(感知语言行为模型),认为 WA 才是实现真正自动驾驶的终极方案。华为已基于 WA 架构推出 WEWA 模型,将于 ADS 4.0 中部署。
靳玉志还指出,辅助驾驶系统收费合理,因为供应商需持续投入成本进行迭代、维护和 OTA。华为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不仅应用在乾崑智驾上,也应用在鸿蒙座舱上,坚持软硬件全栈模式,保障用户体验及后期维护升级。面向未来,华为计划 2026 年让辅助驾驶具备高速 L3 能力及城区 L4 试点能力,2027 年进行无人干线物流试点及城区 L4 规模化商用,2028 年争取达到无人干线物流规模化商用。同时,华为也在努力让智能座舱变成“数字保姆”,让 AI 变成 AI Ag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