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这是对历史的铭记与反思。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让我们看清过去的错误与教训,避免重蹈覆辙。那些曾经的伤痛与牺牲,不应被岁月掩埋,而应被铭记在心。通过纪念,我们向先辈们表达敬意,传承他们的精神。它提醒着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与繁荣,努力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每一次的纪念,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在铭记中不断前行,为了一个更有意义的未来而奋斗。
“十九路军陵园”这个地名,在广州可以说广为人知。
走进陵园,将士墓前,松柏青翠,字字鲜红,讲解员文丽雅带我走到字最多的一块碑前,上书《十九路军抗日死国将士之碑》,落款是蔡廷锴。丽雅念了其中一段碑文,她说:“我每次念都起鸡皮疙瘩。”我说:“我鸡皮疙瘩也起来了。”
我脑中浮现出一段历史影像——
蔡廷锴对十九路军全体官兵说:“如果不幸,十九路军众将士牺牲,望我们全国同胞联合一致抵抗暴日。”
是什么,让他们抱定了必死的决心却还是要冲上去?
丽雅告诉我,她曾经寻访一位抗战老兵,联系上的当天却是老兵的葬礼。葬礼上,所有人齐唱《满江红》,那是老人生前最爱的一首歌。
那一刻,我的鸡皮疙瘩又起来了,突然明白了什么是“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知道了什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怎么来的?
那一刻,我想起了石碑上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想起了老照片里那一个个年轻决绝的身影,想起了父辈的教导、祖辈的鲜血……
《红星照耀中国》中,埃德加·斯诺问一位年轻的红军,抗战胜利后打算做什么。年轻人说:“我那时一定是死了。”
今天,胜利已至,但历史不会忘记他们。
(张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