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汽车的 OTA 更新可能影响保修政策,若不进行升级,车主可能需自掏腰包承担相关维修费用。OTA 更新虽能带来新功能和性能提升,但也可能引发一些潜在问题。一旦因未升级而导致车辆出现故障,厂家可能以未遵循更新规定为由,拒绝保修服务。这让车主面临两难选择,不升级担心后续维修成本,升级又可能存在风险。因此,车主在决定是否升级 OTA 时需谨慎权衡,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7月31日,通用汽车宣布加速数字化转型,推出新一代电子架构“车辆智能平台(VIP)”。该系统允许通用旗下车型通过OTA升级,实现功能优化、性能提升和新功能加入。然而,通用在《有限保修与用户支持指南》中规定,车主必须在OTA更新推出后45天内完成安装,否则因未安装更新导致的损坏不在保修范围内。这一政策覆盖雪佛兰、别克、GMC和凯迪拉克四大品牌。通用表示,如果OTA更新本身造成损坏,相关问题将在保修期内由厂方负责。
通用推广OTA更新的背后是保修成本的快速上升。据悉,通用今年的保修支出同比增长了3亿美元,包括6.2升V8 L87发动机召回和持续不断的软件漏洞。但在Global B架构上线后,通用新车型的软件相关保修成本已下降了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