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黄龙村从前或许默默无闻,如今却以全新面貌惊艳众人。曾经的黄龙村或许环境有待提升,但如今通过精心规划与不懈努力,景靓起来了。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仿佛一幅美丽画卷。瓜田硕果累累,那甜美的滋味仿佛也甜到了村民的心间。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村民们的日子过得美满而幸福。文明新图景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从环境到人心,从物质到精神,黄龙村实现了华丽蜕变,成为了宜居宜业的典范。
羊城晚报讯 记者杨苑莹报道: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荣获“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从经济发展较慢的“后进村”,到140家企业扎根“落户”;从“花钱搞活动不如多分红”的不理解,到村民们主动投身志愿活动;从村容村貌较差,到水清岸绿的新农村……十多年的时间,黄龙村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社区”“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文明村”等称号,一步一脚印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把“农村党建让群众更满意”转化为美好现实。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龙村考察时强调,农村党建要让群众更满意。
多年来,黄龙村以基层党建引领为核心,探索出“党建+”融合发展模式。该村党委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持续强化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村党委领导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建资源优势,持续扩大党建“朋友圈”;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传承“党建+”的治理理念,营造党群和谐、同心共建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这些“公益微创投”“街巷善治”等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在不断积累过程中陆续涌现陈桂嫦、梁志鹏等热心公益事业的有为青年,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村民群众走上公益志愿服务的道路。
美丽新家园“引得凤凰来”
自2019年起,黄龙村深入贯彻落实顺德区“以水兴城、以水美城”战略部署,开展村容村貌改善工程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推进三丰河一河两岸景观提升、黄龙生态绿地改造、永安路和入村大道景观提升工程等,真正实现还水于民、还岸于民,擦亮“河畅、水清、岸绿、路通、景美、人悦”的村居新面貌。
随着村里环境变美焕新,不少村民的意识发生了改变,从最开始对环境改造行动的不理解、不支持,到主动请求参与改造,再到自觉保护村容村貌、投入到美化闲置用地、清理卫生死角等工作中。
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自然会“引得凤凰来”。优美的人居环境、良好的治安环境进一步助推招商引资。此前,黄龙村成功引入顺德万洋科技众创城园区,作为新一代绿色生态智造产业园,目前已引进140家企业,包括2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回流企业。
数据显示,2024年,全村集体收入超4600万元,比2012年增长116%。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5万元,比2012年增长169%。
深挖黑皮冬瓜品牌文化
“抱着冬瓜睡觉”“比成年男子还高的冬瓜王”……在刚过去的7月初,黄龙村举行第七届睦邻冬瓜文化节,一个个话题在网络引爆,冬瓜宴、民艺圩、草坪市集、儿童情绪艺术展等精彩节目更是吸引超5万人次参与。
黑皮冬瓜作为黄龙村的标志性农作物,被转化为一种情感纽带、一条振兴之路。近年来,村党委牵头成立黑皮冬瓜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村党委+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培育特色产业,不断擦亮“黄龙黑皮冬瓜”金字招牌。
自2018年起,黄龙村已连续8年举办冬瓜文化节,带动2000余村民、40个党群组织、近150个热心商企和团体共同参与,实现村集体年租金增收1800万元,更是走出了一条“以文促产、产村融合”的共富之路。
“未来,黄龙村将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努力打造美丽、富饶、群众更满意的新黄龙。”黄龙村党委书记陈忠青表示,具体将从党建引领、营商环境、生态环境、研学文旅四大方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