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名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持证上岗意义重大。这标志着大湾区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上迈出重要一步,有助于提升区域内纠纷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调解员们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能更好地引导当事人理性沟通、寻求和解,避免矛盾激化。他们将在粤港澳三地的各类纠纷中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通过持证上岗,也提升了调解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为大湾区的持续繁荣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支撑。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江华 通讯员 粤司宣
7月11日,广东商事调解工作会议暨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颁证仪式在广州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工作,对下一阶段全省商事调解工作重点任务作出部署。据悉,符合条件的商事调解组织在前海、横琴合作区同一年度内享受支持资金总额最高可达1000万、800万元。
早前,粤港澳三地法律部门已经发布大湾区调解员“两项标准”,开展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评审工作,发布首批由146名调解员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名册》。将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纳入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签注范围,实施1年多次有效往来港澳政策。设立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调解中心,指导珠海、横琴成立“一中心两基地”,致力培养高水平商事调解人才队伍。目前广东共有商事调解员6797名,其中专职调解员1319名,占比19.4%;涉外商事调解员超700人。
省贸促会、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法律事务局以及广州、深圳市司法局等单位作工作交流发言。广东、香港、澳门4位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代表作经验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颁证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