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高发季,广东疾控建议: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日出后两小时及日落前两小时)在室外活动;着浅色长袖衣裤,使用驱蚊剂;家中安装纱门纱窗,及时清理积水,防止蚊虫滋生;若出现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旅行史等。
接种登革热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重点人群可考虑接种。同时,加强社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登革热的认识和防范意识,共同做好登革热的防控工作。
近期我国已经进入夏季登革热高发期。登革热传播有那些特点?典型症状有哪些?如果感染了登革热,该如何处理?7月11日,羊城晚报记者就登革热相关问题在国家疾控局新闻发布会上提问。
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李艳介绍,登革热由登革病毒感染导致,是经伊蚊(也叫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登革热在全球分布范围广,东南亚、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全年流行。我国常年有登革热输入病例报告,每年夏秋季在部分南方省份会发生本地传播疫情。
李艳表示,感染登革病毒后,患者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骼及关节痛,皮疹,出血及白细胞减少等。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无症状或者轻症,少数发展为重症登革热,表现为严重出血、休克及重要脏器损伤,严重者甚至死亡。老人、孕妇以及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感染登革病毒后,容易发展为重症患者。
“在登革热流行季节,如果伊蚊分布地区的市民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发病前如有境外旅居史的,请主动告知接诊医生。”李艳说,如确诊为登革热,应当尽量住院治疗,住院期间应有纱窗蚊帐,做好防蚊措施,防止蚊虫叮咬传播。如果居家治疗,也需同样做好防蚊措施。
文、图|记者 王莉
上一篇:广州大雨至明日,周日起转炎热
下一篇:“粤”见新风,二十大筑广东文明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