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 300 年历史改写!潮州开元寺修复大藏经
创始人
2025-05-18 22:12:35
0

在潮州开元寺,近 300 年的历史见证着大藏经的修复历程。历经岁月洗礼,这些珍贵的经文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修复工作者们怀着敬畏之心,凭借精湛技艺,逐页精心呵护、修补。每一处破损、每一处字迹模糊,都在他们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他们默默坚守,传承着千年文化,让大藏经在潮州开元寺得以延续,成为历史与文化的瑰宝,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见证着时间与文化的交融。


近300年历史的古籍,如何在古籍修复师的手中焕发往日的光彩?现代科技与泛黄的经卷,又将会发生怎样的历史对话?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前夕,羊城晚报记者数次走进广东潮州开元寺《大藏经》修复现场。第十五期全国古籍修复技术与工作管理研修班的30名专业学员,正在这里对该寺所藏乾隆版《大藏经》开展第二期大规模集中修复。

学员们在修复残损的《大藏经》页面

现场:

小心翼翼与历史对话

矗立千年的开元寺,见证着这场跨越两百多年的修复古籍历史场景。

工作台上铺着泛黄的经卷,有些地方已经被虫蛀得千疮百孔,成碎片状;有些则因为受潮而粘连紧密,难以分离。专业学员们紧张而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修复工作。记者身在其中,不敢高声言语,以免打扰这一场“与历史的对话”。

《大藏经》修复现场

学员们手里拿着细毛笔、镊子,小心翼翼地修补破损的经卷纸张。有人用镊子轻轻挑开粘连的页角,动作很慢,生怕稍微用力就会撕坏脆弱的纸页;有人用毛笔蘸取少量清水,一点点将经卷的褶皱抹平。

修复室角落里,几位学员正将破损较为严重的经卷缓慢放入纸浆补书机。精心调配的纸浆混合缓慢的水流,在“负压补书”的模式中,迅速填补经卷中虫蛀的空洞。修复完成后,学员们再将垫着麻纸的经卷放上晾书架阴干。

学员们在修复《大藏经》

学员孙玉东是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古籍修复师。他告诉记者,这些经书是用长卷折叠的方式进行存放,所以在本次修复期间,学员们分成多个小组,每组各领经书,拆分修复任务,待各个部分修复完毕,再重新拼接折叠。

《大藏经》修复现场

难度:

有几册破得不成样子

这是自去年以来,由全国顶流专家领衔专业学员对潮州开元寺所藏乾隆版《大藏经》进行的第二期大规模集中修复。

本期研修班,采用老学员带动新学员的模式,来自全国13个省(直辖市)、19家单位的30名专业学员参与培训,并邀请了杜伟生、胡玉清、肖晓梅3位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导师进行全程指导。

破损严重的经书

“这次修复《大藏经》的难度,并不是一般的难。这些经书的破损程度,应该是我见过的最严重的。特别有几册是已经破得不成样子了。”

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介绍:“该套经书在民国时期曾用浆糊修复过,书页垫着其他较厚纸张,对经书整体造成了一定破坏。所以,我们这次修复需要先将旧纸张一点点揭开,过程十分繁琐。”

修复破损严重《大藏经》不是一般的难

孙玉东也提到,“我们这批修复的经书基本上都是重度破损的。由于这些经书比较珍贵,所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抽调了全国的力量来进行修复。”

如何修复,才能让这些经书“修旧如旧”?

据介绍,本期研修班采取差异化修复策略,对不同破损程度的经卷展开修复,同时更加注重修复技术的标准化与科学化——对于重度破损的佛经,采用纸浆补书机与手工滴补纸浆修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于中轻度破损的佛经,如局部虫蛀或小范围撕裂,则采用传统的手工修补方式。

学员们在修复《大藏经》

记者在现场留意到,学员修复经书后,会在档案上留下自己的名字与修复时的信息,为后来者提供参考。“留下修复者的名字,这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杜伟生认为,“修复古籍的质量与标准,不是我们说了算,而是后代人说了算。”

收获:

11册破损佛经已修复

在实际操作中,虽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导师和学员们也摸索出不少修复经验。

导师们介绍,经卷因民国时期的不当修复,使用不匹配的皮纸和过度托裱而造成大面积虫蛀损害。结合第一期研修班的经验,本期研修班采用先剥离旧有修复材料再进行科学修复的方法。

《大藏经》修复现场

学员们发现,由于经卷纸张破损严重,揭补纸时容易导致碎裂的经书脱落,部分絮化的碎片也容易与补纸一起揭离。针对该问题,大家总结出经验:可以只揭部分补纸,或将脱离的原经书碎片回贴,絮化的部位则采取保留补纸的做法,防止二次破坏。

在修复过程中,学员们还发现,既往修复中进行了局部补字处理,若将补纸全部剥离,所补文字也将脱落,因此本次修复又采用保留补字部位,只拆除空白补纸的方法。

破损经书修复前后对比

经过共同努力,在过去的两周中,本期研修班已完成了11册破损佛经的修复,此外有6册佛经正在修复中。

其中包括1册重度破损的佛经。该册佛经全册全页虫蛀,粘连严重,纸张极难分离,揭开后成碎片状,前期剥离难度极大。

在杜伟生和肖晓梅老师的指导下,学员们采用粘接法进行剥离,剥离完成的经书通过已出版《大藏经》书籍进行对比拼接,拼接完成后采用较薄的化纤纸在正面进行托裱加固,待干燥后放入纸浆补书机进行修复。目前,采用此方法已剥离并修复好5张25面经卷。

学员们在修复《大藏经》

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古籍保护人才培养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内容,该中心一直将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工作内容,每年举办1-2期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古籍保护培训班。此次研修班的举办,将可推动潮州地区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金羊网

文字|曾柯权、黄宙辉

图片、视频|宋金峪、蔡嘉鸿

视频剪辑|方浩


相关内容

广州事情新书及文学影像首发...
广州事情新书暨文学影像首发活动意义重大。新书的推出展现了广州独特的...
2025-05-19 00:10:38
习近平的“博物馆足迹”:文...
习近平总书记的“博物馆足迹”意义重大。他多次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历...
2025-05-18 23:13:02
看展如看剧,文物“活”起来...
看展如看剧,文物“活”起来。在展览中,每一件文物仿佛是剧中的角色,...
2025-05-18 22:15:34
“文化中国行”:甘南唐卡“...
“文化中国行”中,千年瑰宝甘南藏族唐卡“破圈”成新宠。唐卡以其精湛...
2025-05-18 22:14:15
俄罗斯留学生李雪灵的 13...
以下是 200 字简要阐述:俄罗斯留学生李雪灵,13 年前踏上中国...
2025-05-18 22:13:13
近 300 年历史改写!潮...
在潮州开元寺,近 300 年的历史见证着大藏经的修复历程。历经岁月...
2025-05-18 22:12:35
广东深圳“机器人谷”究竟是...
广东深圳的“机器人谷”得以生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首先,深圳作为科...
2025-05-18 20:13:36
总台节目播出后,两卷国宝帛...
总台节目播出后,两卷国宝帛书从美国回归,这是文化传承与国家力量的彰...
2025-05-18 20:11:13
5 月交付比亚迪方程豹钛 ...
比亚迪方程豹钛 3 后驱版于 5 月正式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其独特...
2025-05-18 19:09:38

热门资讯

广州事情新书及文学影像首发活动... 广州事情新书暨文学影像首发活动意义重大。新书的推出展现了广州独特的文化魅力与历史底蕴,文学影像则以生...
习近平的“博物馆足迹”:文脉华... 习近平总书记的“博物馆足迹”意义重大。他多次走进博物馆,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在博物馆中,他追寻文明的脉...
看展如看剧,文物“活”起来提振... 看展如看剧,文物“活”起来。在展览中,每一件文物仿佛是剧中的角色,诉说着历史的故事。观众穿梭其中,仿...
“文化中国行”:甘南唐卡“破圈... “文化中国行”中,千年瑰宝甘南藏族唐卡“破圈”成新宠。唐卡以其精湛的技艺、绚丽的色彩和深厚的宗教文化...
俄罗斯留学生李雪灵的 13 年... 以下是 200 字简要阐述:俄罗斯留学生李雪灵,13 年前踏上中国的土地,开启了她与中文的深厚情缘。...
近 300 年历史改写!潮州开... 在潮州开元寺,近 300 年的历史见证着大藏经的修复历程。历经岁月洗礼,这些珍贵的经文承载着深厚的文...
广东深圳“机器人谷”究竟是如何... 广东深圳的“机器人谷”得以生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首先,深圳作为科技创新前沿城市,具备雄厚的科技研发...
总台节目播出后,两卷国宝帛书从... 总台节目播出后,两卷国宝帛书从美国回归,这是文化传承与国家力量的彰显。通过节目,引发了广泛关注与共鸣...
5 月交付比亚迪方程豹钛 3 ... 比亚迪方程豹钛 3 后驱版于 5 月正式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其独特的星战铠甲设计成为亮点,车身线条硬...
从养殖工船到绿色船舶,广州船舶... 三文鱼养殖工船开启了全新领域,广州船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绿色船舶黑科技成为亮点,如高效节能的动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