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从化将垃圾分类引入校园,开启环保教育新风尚。在校园内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学生们了解不同垃圾的归属。通过课堂讲解、主题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们深刻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学生们积极参与,将垃圾分类理念带回家,影响家人。此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为城市的环保事业注入新活力,让更多人意识到垃圾分类从身边做起,从校园开始,共同为建设美丽从化贡献力量。
5月8日上午,广州市从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携手区教育局,走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化实验小学,举办了一场以“生态从化,分类同行”为主题的垃圾分类公开课活动,积极探索环保教育新模式。
活动当天,广州市级生活垃圾分类讲师李钰欣以“小哪吒与垃圾分类”的课件PPT为切入点,极大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视频,直观地向学生们展示了混投垃圾对环境的严重破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们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识。课堂上,学生们全神贯注,浓厚的学习氛围弥漫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为了让垃圾分类知识更加深入人心,活动精心设置了“游戏互动”环节。老师与学生们一一互动,通过趣味游戏和现场问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踊跃发言。学生们在游戏中不仅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理解,还展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课后,四年级的罗宇轩同学兴奋地说:“我会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以后在家里也做好垃圾分类。”另一位学生补充道:“我以前觉得垃圾分类很麻烦,但听了这堂课后,我知道垃圾分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要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该校吕老师表示,此次垃圾分类公开课不仅仅是一堂简单的知识讲解课,更是一次引导学生们探索广阔世界的契机。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还学会了从社会层面思考自身行为的意义,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据了解,“生态从化,分类同行”垃圾分类主题公开课是广州市从化区为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而打造的特色宣传活动。活动旨在通过走进不同校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和学生的环保意识,推动垃圾分类的普及与实践。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从化区城管执法局将持续发力,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与教育的深度融合,继续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公开课,不断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活动内容。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宣传模式,将垃圾分类理念逐步传递至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营造“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