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在智能建造技术领域成果斐然。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理念,其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通过不断研发与实践,广州的智能建造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建筑施工、工程管理等方面实现了高效、精准与智能化。海外市场方面,积极拓展,累计签约额超 820 亿元,这不仅彰显了广州智能建造的实力,也为推动全球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建筑领域的影响力。
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开幕
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玉霞 徐炜伦
5月8日,首届广州国际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开幕,为期3天。2024年,广州全市建筑业总产值达8816.9亿元。作为已被纳入广州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进行布局之一的“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其目标是到2030年形成5000亿元级的产业集群。广州的建筑业探索出了哪些高科技?智能赋能建筑有哪些成效?如何助力建筑企业出海?这场展会给出了答案。
主办方介绍,展会吸引了来自印度、乌干达、阿联酋等20个国家驻广州总领事馆的总领事和代表们,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西班牙、法国、英国、巴西等90国共计1300余名海外客商,中建、中交、中冶、中铁、中铁建、广州城投、越秀集团、珠江集团、广州机场建投集团等500余家国内知名企业参展。
打造交流平台,“一带一路”海外签约57个项目
据悉,作为国内首个聚焦“智能建造+工业化建筑”全产业链的国际行业盛会,大会以“数智建造 产业领航”为主题,旨在打造智能建造技术集成展示、工业化建筑产业链协同创新以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产业对接的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此次展览面积超2万平方米,5月8日开展当天现场人气十足,还能看到不少外国采购商。众多企业集中展示了行业最新成果,覆盖数字建造管理平台、智能建造装备、建筑机器人、BIM与数字化设计等全产业链智慧工地解决方案,这些成果在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提高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效益。
活动的签约会上,“一带一路”海外签约成果亮眼,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等10余个国家的57个项目,签约了埃及新行政首都、马来西亚英诺威等一批辐射范围广、带动效应强的标志性工程,签约额累计超820亿元,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2024年广州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达49.41%
据了解,在智能建造与工业化建筑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广州将基于“BIM的数字化设计+部品部件工厂加工+施工现场组装”,围绕数字设计、智能生产、智能装备、装配式装修、智能家居等5个方面协同发力。目前广州全市已形成11个预制构件生产基地,年设计产能超200万立方米,产值突破7亿元。2024年,广州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比达49.41%,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项目数量居全国前列。
其中,中建四局轨道式机器人与云端建造工厂打造近零能耗施工标杆,研发的“智能造楼机”实现毫米级施工精度。博智林公司研发的外墙喷涂机器人、地砖铺贴机器人已在全省百余个项目商用,在项目中应用抹灰、焊接、巡检等20余款建筑机器人,施工效率提升30%-50%。
在场景应用方面,广州已经建立了在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危旧房屋原拆原建等场景应用工业化建筑的项目储备清单。
与此同时,广州市以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为契机,联合香港建造业议会、澳门土木工程实验室成立“粤港澳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联盟”,推动技术标准互认与产业资源互通,建立技术标准互认、数据共享机制,形成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圈。广州还建立海外技术转移中心6个,输出BIM全生命周期管理、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等八大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