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这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这并不意味着中方立场的改变,中方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在原则问题上绝不让步。接触是为了通过对话与沟通,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但如果美方继续采取损害中方利益的行为,中方将毫不犹豫地采取反制措施。中方的立场是明确且一贯的,接触是手段,维护国家利益是根本目的。
文 |徐立凡
据外交部网站5月7日发布的消息,应瑞士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5月9日至12日访问瑞士,与瑞士领导人及有关方面举行会谈。其间,何立峰副总理将与美方举行会谈。
另据新华社报道,5月7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了中美会谈背景和中方考虑。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近期,美方高层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向中方传递信息,希望就关税等问题与中方谈起来。中方对美方信息进行了认真评估。在充分考虑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的基础上,中方决定同意与美方进行接触。何立峰副总理作为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将在访问瑞士期间,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长贝森特举行会谈。
据央视新闻微博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美方近期不断表示,希望同中方进行谈判。这次会谈是应美方请求举行的,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这一立场没有任何变化。
自4月2日美方发动关税战以来,中美经贸关系遭受严重冲击。中方为捍卫自身正当权益,采取了坚决有力反制措施。其间,美方多次声称正与中方就经贸问题进行谈判,并会达成协议。而中方多次表示,中美双方并没有就关税问题进行磋商或谈判,更谈不上达成协议,美方不要混淆视听。现在,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即将举行,该如何解读?中美在关税等问题上的博弈局面是否会生变?
中美瑞士会谈不是关税谈判
应注意到,商务部发言人的相关介绍已明确说明了此次中方之所以决定同意与美方接触,有四个前提:美方不断就调整关税措施放风,并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希望与中方会谈;全球期待;中方利益;美国业界和消费者呼吁。
4月下旬以来,特朗普和贝森特等美方高层先后表态称对中国的高额关税“会大幅下降”“美中的关税对峙不可持续”。近期多个美国行业企业均向白宫喊话要求停止对华关税战,由于供应短缺,美方也计划豁免部分中国特定商品关税。基于这些变化,中国商务部5月2日表示,中方正对美方近期举动进行评估。也就是说,主动权在中方手里。
需要指出的是,中美瑞士会谈不是专为关税谈判举行的会谈,中方代表团欧洲之行是访问瑞士和法国,与美会谈只是附加议程,中方并没有设定关税谈判目标,没有携带什么“关税大礼包”。
当然,中美面对面谈,有助于全面阐述中方的坚定立场,让美方充分了解中方底线,削弱美方制造的信息噪音。这与2021年中美阿拉斯加会谈和中美天津会谈一样。
中方立场没有改变
从中方就中美瑞士会谈的表态还可以看出,中方在对美经贸博弈上的立场没有丝毫松动和改变。
商务部发言人强调,美方想要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就要正视单边关税措施给自身和世界带来的严重负面影响,正视国际经贸规则、公平正义和各界理性声音,拿出谈的诚意,纠正错误做法,与中方相向而行,通过平等协商解决双方关切。如果说一套、做一套,甚至企图以谈为幌子,继续搞胁迫讹诈,中方绝不会答应,更不会牺牲原则立场、牺牲国际公平正义去寻求达成任何协议。
这一表态的含义极其明确。一方面,表明美方纠正错误、平等协商是下一步持续对话的前提;另一方面,也旨在防止美方有意曲解中美瑞士会谈的性质,把中美接触作为美方压迫其他经济体让步的借口。
中方把与美方接触的原因说得很清楚了。细言之,这是基于中方维护国际经贸秩序的大国担当、维护中方利益的坚定决心、维护中美贸易的现实考量而作出的决定。对美方“听其言,观其行”仍是中方的既定立场。
为其他经济体树立平等对话样本
值得注意的还有,商务部在关于中美瑞士会谈的介绍中还特别指出,一些经济体也正在与美方进行谈判。但“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得不到尊重”,坚持原则立场、坚持公平正义,才是维护自身利益的正确之道。
自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一些经济体纷纷赴美寻求减免关税的可能性。但事实证明,除个别经济体外,多数赴美谈判的经济体的让步及对美方霸凌的隐忍,并未换取美方“豁免”。
日本即典型。日本对美国的关税战采取的是“妥协优先”策略,并为此开出了加大对美投资、开放农产品市场、扩大车企在美本土化生产等条件,但美国仍拒绝减免对日10%的对等关税和25%的汽车税。5月3日,美国已正式启动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加征25%关税的措施。
加拿大是另一个例子。5月6日加拿大总理卡尼访美,特朗普却挑衅般表示“不知道他来干什么”。在两人会谈期间,特朗普又一次声称,如果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将是一场“美妙的婚姻”,美国“不需要加拿大汽车、钢铁”,美国也不会豁免加拿大产品关税。
须知,美国发动关税战的主要目的,不是要获取更多的关税,也不是真的要实现“贸易平衡”,而是要强迫其他经济体的制造业产能流向美国,帮助美国化解巨额债务,建立排他性的且只有利于美国的“小多极”贸易新格局。就此而言,不管其他经济体在关税问题上如何无条件妥协让步,牺牲多大的自身利益,恐都难以满足美国的多重不合理诉求。
对美经贸博弈不存在其他办法。在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与美方对话,才是最好的策略。就此而言,中国“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的立场,给其他经济体树立了一个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