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部车载激光雷达国标正式发布,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车载激光雷达作为汽车智能化的关键部件,其标准化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随着该标准的实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爆发,规模激增至 62.63 亿元。这不仅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规范,也吸引了更多资本和技术投入,加速了产业升级与创新。在智能汽车时代,车载激光雷达国标将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更多便利与安全。
4月30日,我国车载激光雷达领域的首个国家级标准《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45500-2025)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自2021年预研,2023年3月正式获批立项,历时三年多,涉及五十余家国内主要激光雷达制造商及核心整车企业共同制定。标准规定了车载激光雷达的多项性能要求,包括测距能力、精度、角度精度等探测性能要求,以及电气、机械性能、环境适应性等要求,旨在保障车载激光雷达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据Yole Group发布的报告,2024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攀升至8.61亿美元,同比增长60%。中国汽车市场激光雷达年装机量已跨越150万台大关,15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到25%,预计2025年将翻倍至300万颗。《车载激光雷达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实施,为行业提供了权威、统一的标准体系,有助于规范行业发展,提升产品性能和安全性。


